頸椎病怎么治療 13種治療頸椎病食療方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會有頸椎病,甚至一些還在上學的學生頸椎都不好,頸椎病的癥狀有頭痛、眩暈、頸部疼痛等。頸椎病如果長期不治療的話會引起高血壓等一些疾病的。那么頸椎病怎么治療呢?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硪恍┲委燁i椎病的方法以及食療方。
13種治療頸椎病食療方
頸椎病的危害是非常的大的,大家不要輕視它,不過,對于頸椎病患者來說,食療是一些非常好的能緩解頸椎疼痛的方法。
1、川芎白芷燉魚頭
川芎15克,白芷15克,鳙魚頭1個,生姜、蔥、鹽、料酒各適量。川芎、白芷分別切片,與洗凈的鳙魚頭一起放入鍋內,加姜、蔥、鹽、料酒、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后,改用文火燉熟。佐餐食用,每日1次??伸铒L散寒,活血通絡。
2、天麻燉魚頭
天麻10克,鮮鳙魚頭1個,生姜3片。天麻、鳙魚頭、生姜放燉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裳a益肝腎,祛風通絡。適用于頸動脈型頸椎病。
3、葛根煲豬脊骨
葛根煲豬脊骨有著益氣養(yǎng)陰,舒筋活絡的作用,對于神經根型頸椎病是非常的適用的。我們制作這道藥膳的時候需要的食材有葛根和豬脊骨。制作方法是,我們把葛根的皮先去掉再切成片狀,豬脊骨切成段狀,一起放到加入適量水的過里面進行煲湯,湯好的時候,把湯和肉都吃了。
4、桑枝煲雞
老桑枝60克,母雞1只(約1000克),食鹽少許。雞洗凈,切塊,與老桑枝同放鍋內,加適量水煲湯,調味,飲湯食雞肉??裳a腎精,通經絡。適用于神經根型頸椎病。
5、生姜粥
粳米50克,生姜5片,連須蔥數根,米醋適量。生姜搗爛與米同煮,粥將熟加蔥、醋,佐餐服食,可祛風散寒,適用于太陽經腧不利型頸椎病。
6、杭芍桃仁粥
杭白芍20克,桃仁15克,粳米60克。先將白芍水煎取液500毫升,再把桃仁洗凈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二汁液同粳米煮熟。飲此粥可活血,養(yǎng)血,通絡,適用于氣滯血瘀型頸椎病。
7、川烏粥
川烏粥制作起來是非常的方便的,需要食材有生川烏、香米,我們用小火將它們慢慢的熬,最后再把姜汁、蜂蜜一起放進去進行均勻的攪拌。最后空肚子喝下去,這個食療方能夠散寒通痹,非常適用于經絡痹阻型頸椎病。
8、葛根五加粥
葛根、薏米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所有原料洗凈,葛根切碎,刺五加先煎取汁,與余料同放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加冰糖適量,調味食用??伸铒L,除濕,止痛。適用于風寒濕痹阻型頸椎病。
9、木瓜陳皮粥
木瓜、陳皮、絲瓜絡、川貝母各10克,粳米50克。將原料洗凈,木瓜、陳皮、絲瓜絡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貝母(切碎),加冰糖適量即成??苫?,除濕,通絡。適用于痰濕阻絡型頸椎病。
10、參芪龍眼粥
黨參、黃芪、桂圓肉、枸杞子各20克,粳米50克。將原料洗凈,黨參、黃芪切碎先煎取汁,加水適量煮沸,加入桂圓肉、枸杞子及粳米,文火煮成粥,加適量白糖即可??裳a氣養(yǎng)血。適用于氣血虧虛型頸椎病。
11、參棗粥
人參3克,粳米50克,大棗15克。將人參粉碎成細粉,米、棗洗凈后入鍋,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再調入人參粉及白糖適量。可補益氣血。適用于氣血虧虛型頸椎病。
12、薏米赤豆湯
薏米、赤豆各50克,山藥15克,梨(去皮)200克。將所有原料洗凈,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煎,加冰糖適量即可??苫党凉?。適用于痰濕阻絡型頸椎病。
13、姜蔥羊肉湯
羊肉100克,大蔥30克,生姜15克,大棗5枚,紅醋30克。所有原料加水適量,做湯1碗,日食1次??梢鏆?,散寒,通絡。適用于經絡痹阻型頸椎病。
頸椎病的癥狀
這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一個問題,現在很多的上班族,因長期久坐沒有遠動導致的頸椎病。所以了解頸椎病的癥狀對于治療與預防是很有幫助的。那么頸椎病的癥狀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頸椎病的癥狀一:頭痛
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病人在發(fā)病時,頭痛和眩暈癥狀一般同時存在。一般為放射痛、竄痛、麻痛、脹痛、沉痛、熱痛、涼痛等,重則“碰墻”止痛,甚至嘔吐。
頸椎病的癥狀二:眩暈
眩暈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的常見癥狀。病人因為頸部的伸展或旋轉而改變體位,誘發(fā)眩暈癥狀。前庭神經核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一般持續(xù)時間較短,數秒至數分鐘即消失,發(fā)病時病人可有輕度失神及運動失調,表現為行走不穩(wěn)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不伴有意識障礙。部分病人有惡心感,急性發(fā)病時病人不能抬頭,少數病人有復視、眼顫、耳鳴及耳聾等癥狀。
頸椎病的癥狀三:視覺障礙
由于頸椎病引起椎-基底動脈系痙攣,繼發(fā)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變,少數病人可能不能睜眼,只能閉目平臥,出現眼脹、眼沉、睜眼無力、視物不清、視力減弱、暗點、視野缺損等癥狀,嚴重者甚至可能引起失明,在頸部過度活動時出現眼痛、眼肌痙攣、結膜充血等癥狀。
頸椎病的癥狀四:頸部疼痛
頸項部疼痛,頸部僵硬感、頸部強直、活動受限、頸部肌痙攣、頸活動困難、有捆綁感、“發(fā)紂”、頸部脹筋感、“落枕”感等。頭部常偏向一側,抬頭、低頭、旋轉困難。這些都是頸椎病的癥狀。
頸椎病的癥狀五:根性癥狀
由于局部解剖的關系,椎動脈型的病人也常常伴有神經根性癥狀,分別表現為頸部、肩部和背部癥狀。如頸部不適感及活動受限,雙肩發(fā)沉;肩部酸痛脹痛;背部肌肉發(fā)緊、發(fā)僵,活動后或者按摩后好轉,背部有疼痛點,按壓明顯,勞累和受寒背部不適癥狀加重。
頸椎病的癥狀六:四肢麻木
上肢麻木或單肢麻木、下肢麻木,一般的頸椎病都會引起頭疼眼花、四肢麻木等。
預防頸椎病需要注意3細節(jié)
糾正坐姿
正確的坐姿實際上是正確站姿與走姿的延伸,應盡量拉近與工作臺的距離,將桌椅高度調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最佳狀態(tài)。
腰部挺直,雙肩依然后展,工作間隙應經常隨呼吸做自自然然的提肩動作,每隔5—10分鐘應抬頭后仰休息片刻,使頭、頸、肩、胸處在一種微微繃緊的正常生理曲線狀態(tài),并盡量避免頭頸部過度前傾或后仰;描圖、繪圖等專業(yè)設計人員可調整工作臺傾斜10—30度,以減輕端坐疲勞。
臀部要充分接觸椅面,可經常用椅背頂住后腰稍作休息。還要特別提醒有頭部偏左或偏右寫作習慣的白領應注意糾“偏”,如一時改不過來,可每小時緩緩轉動頭部片刻以消除“偏頸”狀態(tài)導致的肌肉疲勞。
走好每一步
正確的走姿應在正確的站姿的基礎上進行。雙手微微向身后甩。雙腿夾緊,雙腳盡量走在一條直線上。走路時腳跟先著地、腳掌后著地,并且胯部隨之產生一種韻律般的輕微扭動。頭一個月最難堅持,如果你能堅持練習三個月,那么正確的站姿、走姿將使你的頸椎、腰椎終生受益。
調好站姿
正確的站姿應該是:站立時全身從腳心開始微微上揚,即收腹挺胸;雙肩撐開并稍向后展;雙手微微收攏,自然下垂;下頜微微收緊,目光平視,頭頂如置一碗水或一本書;后腰收緊,骨盆上提,腿部肌肉繃緊、膝蓋內側夾緊,使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線。
從側面看,耳、肩、髖、膝與踝應于一條垂線。隨著呼吸的調節(jié),應找到一種在微微的繃緊中放松的自信、自如的感覺。正確的站姿可從背貼墻面開始訓練,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5分鐘,頭上可放一本書。
結語:頸椎病雖然非常的煩人,但是我們也能夠極早的預防,睡覺的時候不要用高枕頭,走路、站立、工作姿勢一定要對,平時還有堅持肩部的鍛煉等。我們也可以喝一些藥膳食療方來緩解頸椎病帶來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