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不好要怎樣調理呢
腸胃已經成為現在社會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快節(jié)奏的生活,不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都會導致腸胃病的發(fā)生。一旦出現了腸胃方面的不良癥狀,一定要開始注意起來,不要覺得是小事就無所謂,小病不治時間長了會變大病,一定不能忽視。中醫(yī)認為,腸胃不好可以通過飲食、精神和運動三方面相結合來進行調理。
1、飲食調理:凡飲食不節(jié),過饑過飽或過食生冷食品都能影響胃的功能而引起疼痛,胃病之后消化性功能減弱,因此飲食一定要按時定量,少吃為宜,吃飯時要細嚼慢咽,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胃喜潤惡燥,而醇酒辛辣,油膩厚味的食物均能生熱化燥,對胃部不利。
2、精神調理:臨床上由于精神刺激、情志不舒、肝氣郁滯,使胃病復發(fā)和加重的最為多見。因此建議腸胃不好的人保持精神舒暢愉快,情緒穩(wěn)定,避免情志刺激。要講究心理衛(wèi)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wěn)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3、慎起居、重鍛煉:有規(guī)律的生活對于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得了胃病更應當注意,腸胃不好的人按時用藥之外,還要有嚴格的作息制度,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促進疾病的康復。經常鍛煉身體,能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通過運動可以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和分泌。同時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被,免受寒邪侵襲,對于促進胃病的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慢性病最好是靠日常調理改善,指標也要治本,調理過程是漫長的,一定要堅持,不要輕易放棄。日常生活作息的規(guī)劃十分重要,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休息時間來安排好每天的飲食和鍛煉,并且可以指定出表格來督促自己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