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已過,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繁,預示著南方已正式步入冬季。面對越來越冷的天氣,一些怕冷人群就會使用各種保暖設備武裝自己,例如貼暖寶寶、抱熱水袋等等。但白癜風患者使用這些“過冬神器”時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因為溫暖“過頭”,而導致低溫燙傷。

寒冬里的溫暖“殺手”——低溫燙傷
1.低溫燙傷是什么?
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中等溫度(一般是指44~ 50℃)的熱源,造成的皮膚以及皮下各層組織的漸進性損害。而市面上常見的取暖設備的表面溫度為:暖寶寶 50℃-60℃(可長時間持續(xù)發(fā)熱);電熱毯 20℃-45℃(可長時間持續(xù)發(fā)熱);電暖寶、熱水袋最高溫度可達 80℃-90℃。
當人體某一部位長時間接觸高于45℃的物體時,由于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逐漸適應了該溫度,就不會引起痛覺感應,最終導致深層組織發(fā)生熱損傷。
低溫燙傷通常呈現出創(chuàng)口小、創(chuàng)面深的特點,損傷常常達到真皮深層,嚴重者可達骨質,即臨床診斷的深II度或III度燙傷。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創(chuàng)傷容易演變成潰爛,并向深處發(fā)展。
這種情況發(fā)生在白癜風患者身上則更為麻煩,很容易引起白癜風的同形反應,刺激白斑擴散,導致病情加重。因此,白癜風患者在冬季一定要警惕低溫燙傷!
2.低溫燙傷如何預防?
冬天環(huán)境溫度比較低,我們人體皮膚對熱的敏感度也會下降,所以比較容易發(fā)生低溫燙傷。因此,要格外注意取暖工具與皮膚接觸的距離及時間。
暖寶寶。使用暖寶寶時切忌讓暖寶寶直接接觸皮膚,只隔著一層薄薄的秋衣也不安全,最好多隔幾層衣服。不要在一個部位長時間貼暖寶寶,過一段時間就取下來,或者換一下貼的部位。不要貼著暖寶寶睡覺。
熱水袋。使用前先檢查橡膠有無老化及滲漏。注意不要灌得太滿,70%即可,排出空氣后確保擰緊蓋子,避免開水溢出燙傷。避免直接接觸皮膚,用毛巾或其他厚點的東西包裹住再使用。如果用熱水袋暖被窩,一定要在睡覺的時候將其放置在角落,以免長時間與足部接觸產生燙傷。
電熱毯。在睡覺前兩小時打開,睡覺時關掉,不要整晚開著電熱毯睡覺。選擇能控溫的電熱毯。身體不要直接接觸電熱毯,中間應隔一條床單或毛毯。
北京國丹白癜風醫(yī)院雷安萍主任溫馨提示:白癜風患者的皮膚較常人更為脆弱,出現燙傷情況更會讓白癜風的病情雪上加霜,因此患者朋友一定要警惕冬季低溫燙傷,若意外燙傷一定要及時前往醫(yī)院進行處理。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chouju3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