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六個不良習慣堪比慢性自殺 飯后八不急助你科學養(yǎng)生
一般飯后你會做什么呢?是吸煙,吃水果,喝茶,洗澡還是松褲帶,唱歌,散步,睡覺呢?如果你在飯后有以上的一項或多項習慣,要提高警惕了,這些生活細節(jié)正在謀殺你的健康!
飯后六個習慣堪比慢性自殺
飯后吃水果:不少人喜歡飯后吃點水果,認為這樣有利于清口。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習慣,飯后馬上吃水果會影響消化功能。因為,當食物進入胃部后,需要消化1~2個小時才能緩緩排除,飯后馬上吃水果,水果會被之前吃進的食物阻擋,而不能正常地消化。
飯后喝濃茶:茶葉中含有大量單寧酸,飯后喝濃茶,會使剛剛吃進的還沒消化的蛋白質同單寧酸結合在一起形成沉淀物,影響蛋白質的吸收;茶葉中的物質還會妨礙鐵元素的吸收,長期養(yǎng)成飯后喝濃茶的壞習慣,容易引發(fā)缺鐵性貧血;此外,飯后馬上喝茶,大量的水進入胃中,還會沖淡胃所分泌的消化液,從而影響胃對食物的消化工作。
飯后吸煙:有人認為,“飯后一顆煙,賽過活神仙。”事實上,這種做法對人體危害是極大的。因為飯后人體的 腸胃 蠕動十分頻繁,血液循環(huán)也隨之加快,消化系統(tǒng)開始了全面的運動。如果在這個時候吸煙,肺部和全身組織吸收煙霧的力度大大加強,致使煙中有害成分大量被吸 收,對呼吸、消化道都有很強的刺激作用,無疑會給人體機能和組織帶來比平時吸煙大得多的傷害。
飯后飲水:飯后馬上飲水會稀釋胃液,使胃中的食物沒有來得及消化就進入了小腸,削弱了胃液的消化能力,容易引發(fā)胃腸道疾病。如果飯后喝的是汽水那對身體就更為不宜了,汽水產生的二氧化碳容易增加胃內壓,導致急性胃擴張。
飯后唱卡拉OK :剛吃飽后胃容量加大,血流量增加,此時唱歌會使隔膜下移,腹腔壓力增加,輕則引起消化不良,重則引發(fā)腸胃不適等其他癥狀。因此,最好在飯后1小時左右,食物正常消化后再去唱卡拉OK,或者干脆先唱歌然后再去吃飯。
飯后開車:飯后由于消化的需要,血液大多集中到了胃部,大腦處于暫時缺血的狀態(tài),這時開車容易導致操作失誤,發(fā)生車禍。因此,飯后1小時再開車更安全。
飯后養(yǎng)生事項
飯后先漱口
古代醫(yī)學家張仲景指出"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保持口腔濕潤度和清潔,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強味覺功能,有效防治口腔及牙齒疾病,并幫助消化。
飯后再揉腹
唐代大醫(yī)學家孫思邈曾提出,"每食訖,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食畢當行步躊躇。"并要求"以手摩腹數百遍,叩齒三十六,津令滿口",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令人能飲食,無百病"。若"飽食則臥",就會"生百病"。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以肚臍為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各20圈。
飯后慢慢走
《攝養(yǎng)枕中方》中記載"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說的是飯后緩行,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但不可快走,不可進行劇烈運動。散步的時間應是飯后20分鐘,絕不是剛吃完飯就出去散步。但體質較差和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飯后不宜散步,而要在飯后平臥10分鐘。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也不適合。
飯后聽音樂
《壽世保元》中說"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食。"道家也有"脾臟聞樂則磨"的說法。吃飯時聽柔和清新的音樂,能促進食欲并有助于消化,而飯后欣賞音樂,可以陶冶性情,使元氣歸宗,樂而忘憂。
飯后八不急
不急于飲茶
茶中大量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鋅等結合成難以溶解的物質,無法吸收,致使食物中的鐵質白白丟失。如將飲茶安排在餐后一小時就無此弊端了。
不急于洗澡
飯后洗澡,體表血流量會增加,胃腸道的血流量便會相應減少,從而使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弱。
不急于上床
俗話說:"飯后躺一躺,不長半斤長四兩"。飯后立即上床容易發(fā)胖。醫(yī)學家告誡人們,飯后至少要休息20分鐘,再上床睡覺。哪怕是午睡時間也應如此。
不急于散步
飯后"百步走",會因運動量增加,而影響消化道對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特別是老年人,心功能減退、血管硬化及血壓反射調節(jié)功能障礙,餐后多出現血壓下降等現象。
不急于開車
事實證明,司機飯后立即開車容易發(fā)生車禍。這是因為人在吃飯以后胃腸對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容易造成大腦器官暫時性缺血,從而導致操作失誤。
不急于吃水果
飯后一只果被奉為金科玉律,但醫(yī)學家卻提出了異議。因食物進入胃里需長達1至2小時的消化過程,才被慢慢排入小腸。餐后即食水果,食物會被阻滯在胃中,長期可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不急于松褲帶
飯后放松褲帶,會使腹腔內壓下降,這樣對消化道的支持作用就會減弱,而消化器官的活動度和韌帶的負荷量就要增加,容易引起胃下垂,出現上腹不適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