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完整的客帝墓在哪里?世界最完整的客帝墓在山東省德州市北郊的北營村,有一座建于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的蘇祿國東王墓,距今已有五六十多年了.這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客帝墓。下面就跟360常識網(wǎng)一起具體看看世界最完整的客帝墓等相關(guān)內(nèi)容。

主要景點

蘇祿國東王墓肅穆壯觀,周圍護陵松柏常青,神道入口為新制漢白玉石牌樓一座,神道兩側(cè)有六方石望柱一對,石像生六對,分別為一對石虎、一對石獅、一對石馬、一對石羊、一對馬倌、一位文臣和一位武官。永樂帝朱棣御筆撰寫的神道碑在神道南端東側(cè)。王妃葛木寧及東王次子溫哈剌、三子安都魯之墓在王墓東南側(cè)。明、清兩代,不少詩人、學(xué)者來瞻仰憑吊,并留下了許多詩篇。今天的蘇祿東王墓,是一處以王陵、享堂、御碑亭、牌坊、神道和清真寺、碑廊為主的陵園式古建筑群,布局錯落有致,交相呼應(yīng),別具一格。享堂是祠廟的主體建筑,占地130多平方米,18根大紅柱氣勢雄偉。古樸典雅的祠廟大門外,一對新雕刻的石獅雄踞左右。“古墓埋客帝,豐碑載友誼”。蘇祿國東王墓是存留在中國大地上的一座具有跨國意義的王陵,它揭開了蘇祿與中國國際交往的新篇章,無論當(dāng)時還是今天都留下了深遠的影響。清朝詩人馮廷槐寫遭“生為朝貴客,死作邵先賢”,高度評價了這位友好使者,對兩國友誼所做出的貢獻。
使團來訪

明朝永樂年間,國力逐漸強盛,中國海上的航運事業(yè)漸漸發(fā)達,造船業(yè)已居于當(dāng)時世界先進行列。明成祖。
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古蘇祿國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酋長國。國內(nèi)分為東王、西王、峒王三家王侯,以東王巴都葛叭答剌為尊。三王率領(lǐng)家眷、官員共340多人組成友好使團,“梯山航海,效貢中朝”,遠渡重洋,從福建泉州登岸,經(jīng)蘇州、杭州沿京杭大運河至北京,受到了永樂皇帝的隆重接待。明朝人張燮在他著的《東西洋考》第五卷中,稱這次訪問是“空國來歸,鱗次闕下”。當(dāng)明成祖朱棣得知巴都葛叭答剌一行已在福建泉州登岸后,便下令沿途地方官員隆重接待,派專使到應(yīng)天府龍江驛專候,并由皇帝專使、留在應(yīng)天的禮部尚書和應(yīng)天府知府等在應(yīng)天會同館舉行盛大宴會,為巴都葛叭答剌一行接風(fēng)洗塵。后由總兵太監(jiān)鄭和陪同北上。使團到北京后,明成祖在奉天殿款待蘇祿國王一行。據(jù)《明史》載,三王攜帶了本國許多珍奇特產(chǎn),向明帝“進金縷表文,獻珍珠、寶石、玳瑁諸物”。朱棣見東王“恭順特達,聰明溫厚”,以賓禮隆重接待。東王感激,請受章服。成祖“封為國王。賜印誥、襲冠帶及鞍馬、儀仗器物,其從者亦賜冠帶有差”。三王辭歸時,朱棣又“各賜玉帶一,黃金百兩,白金兩千,羅錦文綺二百,帛三百,鈔萬錠,錢二千緡,金繡蟒龍、麒麟衣各一”,并“優(yōu)加賜責(zé)遣官護歸”。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chouju3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