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醫(yī)的觀點,以及人體生物鐘,我們人類作息都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那么一天中什么時候排便最好?不妨和360常識網(wǎng)小編了解下排便最佳時間!

一天不大便正常嗎
正常。
對于便秘,人們一直都存在這樣的認識誤區(qū),認為每天都必須排便才算正常。其實,每天排便自然是最好的,但對于是否便秘,也是有界定的標準的。
便秘的界定
便秘是指排便困難或費力、排便不暢、便次太少、糞便干結且量少。正常人一般每周排便不少于3次,平均糞便量35~200g,糞便含水量在60%~80%。便秘患者則表現(xiàn)為每周排便少于3次,有的雖然每日排便多次,但排便相當費力,每次排便所費時間相當長,排出糞便干結如羊糞且數(shù)量少,排便后仍有糞便未排盡的感覺。

一天中什么時候排便最好
一天中排便最佳時間是6、7點起床后,或是早餐后20分鐘。清晨起來排便好,因為腸道是在夜間工作的,早晨的時候已經(jīng)工作完畢。所以,清晨起來排便,可以清除腸道的垃圾,有利于你白天的進食。還有,早飯后排便也很好,因為早飯后,食物進入胃內能引起“胃結腸反射”,促進胃腸蠕動,出現(xiàn)大蠕動波,易于排便反射的產生。
建議養(yǎng)成早上排便反射
最好在每天早飯后排便,養(yǎng)成這個習慣。早飯后,食物進入胃內能引起“胃結腸反射”,促進胃腸蠕動,出現(xiàn)大蠕動波,易于排便反射的產生。排便動作本身是一種反射性活動,是可以建立條件反射的。只要堅持定時排便一段時間,就能逐漸養(yǎng)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形成習慣后就能定時順利快捷的排出大便了。養(yǎng)成排便反射時,注意:
1、大便時別分心。不少人喜歡邊上廁所邊看報、玩手機,而這樣一心二用會分散注意力,降低對肛門肌肉的精密控制,久而久之可能誘發(fā)便秘。不利于形成排便反射。
2、早上最容易出現(xiàn)結腸運動,盡量起床后就上廁所,或早餐后20分鐘也是排便最佳時間。即使早上沒有便意也要去廁所蹲一下,之后慢慢就會習慣,以后排便就不困難了,自然而然就完成了,而不是成為身體的一種負擔。
3、有便意千萬別憋著。一定要盡量減少刻意抑制便意的行為,避免條件反射消失帶來的便秘。
3、好姿勢助排便。一般來說,蹲便時,肛門周圍肌肉放松、腹壓增大,有助于順暢排便。只能坐便時,馬桶高度要以大腿保持半屈狀態(tài)為宜,如身高不夠,可在腳下墊個矮凳。對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來說,用力排便可能誘發(fā)心肌梗死或腦卒中,最好選擇坐便,排完起身要緩慢。
4、最好根據(jù)大便的情況調整飲食。如出現(xiàn)大便腥臭、難沖凈,要適當少吃肉食,增加膳食纖維、蔬果。體檢時的便常規(guī)檢查不要輕易放棄,45歲以上的人最好每年查一次。

一天排便幾次正常
一般來說,每天1-2次或1到3次大便是正常的,再多了也不好。但這也要根據(jù)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個人體質的差異,每個人每天排便的次數(shù)也是有差異的。研究表明,60%以上的健康人每天排便次數(shù)為一次;局灰刻毂31次排便就能排除腸內的廢物。
但如果一周的大便次數(shù)小于三次,那么基本可以診斷為明顯的便秘,需要引起重視了。廢料在體內停滯的時間太長會造成肝臟和腎臟的負荷。還會造成大腸內出現(xiàn)一些病變,增加腸癌的幾率。
一天不大便正常嗎
正常。
對于便秘,人們一直都存在這樣的認識誤區(qū),認為每天都必須排便才算正常。其實,每天排便自然是最好的,但對于是否便秘,也是有界定的標準的。
便秘是指排便困難或費力、排便不暢、便次太少、糞便干結且量少。正常人一般每周排便不少于3次,平均糞便量35~200g,糞便含水量在60%~80%。便秘患者則表現(xiàn)為每周排便少于3次,有的雖然每日排便多次,但排便相當費力,每次排便所費時間相當長,排出糞便干結如羊糞且數(shù)量少,排便后仍有糞便未排盡的感覺。
大便不正常的表現(xiàn)
1、每周排便次數(shù)少于3次,且糞便干硬;
2、排便時間長且費力,總感覺排不凈;
以上兩點持續(xù)時間半年以上,那么確實是較為嚴重的便秘了。
宿便怎么快速清除掉
1、香蕉
香蕉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果膠,其中膳食纖維能刺激腸胃的蠕動,而果膠是一種可溶性的纖維成分,能幫助宿便的分解,幫助人體排泄。
2、地瓜
地瓜含有較多的纖維素和膳食纖維,這兩種物質能增加腸道的蠕動,起到刺激腸道促排的作用。此外,所含的纖維素在腸道中會阻礙糖類轉化成脂肪的功效。所以,對吃地瓜能促進宿便排出,改善便秘癥狀。
3、蜂蜜
蜂蜜進入腸道中能激活體內益生菌,然后能轉化成酶,從而參與食物的分解中,并能幫助腸道進行清理,刺激腸胃的蠕動,將體內積存的宿便快速排出體外。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chouju3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