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歲老兵憶抗戰(zhàn) 用“土坦克”炸毀鬼子不少炮樓
趙舉,91歲,山東梁山縣人,1941年8月參加革命,1942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參加過遼沈、平津、挺進中原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1983年9月離職休養(yǎng),副軍職。榮立過三等功一次,曾榮獲獨立自由獎?wù)?、三級解放勛章、獨立功勛榮譽章等。
8月26日上午,記者走進鄭州市金水區(qū)趙舉老人家里時,滿頭銀發(fā)的他戴著一副黑框老花眼鏡正專注地看《解放軍報》。91歲的老人看起來精神矍鑠,雙目有神。趙舉說,自己離休以后仍然保持每天看軍報的習慣,時刻關(guān)注著國內(nèi)外各方軍事動態(tài)。
回憶起70多年前的抗日戰(zhàn)爭,老人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1941年8月,18歲的趙舉懷著滿腔熱血投身到抗戰(zhàn)隊伍中。
當年,他加入的是宛平縣大隊?!拔覀兊娜蝿?wù)主要是配合政府向群眾宣傳抗戰(zhàn)信息,動員組織群眾參加抗戰(zhàn),堅定老百姓抗戰(zhàn)的意志和信心,掩護群眾撤退等。同時,也跟敵人針鋒相對,進行反掃蕩、反封鎖、反蠶食?!壁w舉老人說,為避免敵人合圍、保障軍民安全和主動伏擊敵人,大家發(fā)明了“消息樹”,在山崗上派出警戒哨,用小樹來做報警信號,指揮員根據(jù)信號,及時采取對策。
斗爭緊張而又殘酷,因為敵人的封鎖,隊伍所在據(jù)點缺糧食,大家餓了就挖野草充饑;缺藥品,病了傷了硬撐著;缺彈藥,每個人最多只發(fā)四五發(fā)子彈,他和戰(zhàn)友們常常拿高粱充當子彈揣在胸膛迷惑敵人。趙舉老人說,“不能當亡國奴”是大家的堅定信念,無論條件如何艱苦,我們想的都是怎樣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
說到當年日寇侵華,趙舉老人心情沉重。他說,他這輩子也不會忘記,1942年12月,日軍屠殺北京平西山區(qū)王家山整個村子村民的慘痛歷史。當時受到八路軍和當?shù)赜螕絷犞貏?chuàng)的北京平西山區(qū)日軍對該區(qū)進行大掃蕩,實行燒、殺、搶“三光”政策,日軍包圍王家山村搜尋八路軍無果后,將全村近50個人活活燒死。當他和戰(zhàn)友們接到逃出來的村民報信再趕過去時,為時已晚?!疤珣K了……”說到這里,老人擺了擺手,說不下去了。
1943年,趙舉調(diào)入晉察冀軍區(qū)十一軍分區(qū)當通訊兵。當年他們部隊用來轟炸敵人碉堡的有力武器就是“土坦克”?!拔覀兛墒怯谩撂箍恕瞬簧俟碜拥呐跇??!崩先伺d致勃勃地介紹說,“土坦克”是由幾根木料釘成一個長方形的架子,底下安上4個轱轆,架子上蓋上七八層蘸了水裹了沙子的棉被,敵人的子彈和手榴彈打不透。打仗時,架子里邊站4個人,2人推著架子往前走,另2個人抱著炸藥跟著。碉堡里的機槍瘋狂地掃射著,也阻止不了“土坦克”前進。走到炮樓底下,放好炸藥,他們就飛快往回撤。耳聽見轟隆一聲,鬼子的炮樓上了西天。
1945年8月,日軍無條件投降。趙舉老人說,這是他一生中最高興的事情?!叭毡镜那秩A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如今日本領(lǐng)導人參拜靖國神社,修改教科書,企圖篡改那段歷史。”老人語重心長說,我們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能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相關(guān)文章
推薦閱讀
- 1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后一次閱兵 青天白日旗莫名墜落
- 2北洋水師平遠艦曾一炮令日軍旗艦喪失大部分戰(zhàn)力
- 3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蘇聯(lián)為越南撐腰 派軍艦在南海挑釁
- 4虎門海戰(zhàn) 抗日唯一海戰(zhàn) 中國老巡洋艦力抗強敵
- 5揭秘中國空軍第一個王牌 擊落8日機號空中趙子龍
- 6一戰(zhàn)后軍事改革得失對中國的啟示 把握正確方向
- 7臺兒莊敢死隊憶夜襲 日軍大叫 很容易找目標追殺
- 8俄猜中國護衛(wèi)艦有俄血統(tǒng) 花80億美元造40艘056
- 9徐向前反九路圍攻 殲滅4000日寇收復縣城12座
- 10志愿軍后期能喝啤酒汽水 1953年吃上肉餡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