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閹割太監(jiān)技術世代相傳 最牛者能得六品頂戴
2016-07-28 13:45:5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語:在中國,有專門為想當太監(jiān)者作閹割手術的行家,人稱“刀子匠”。“刀子匠”沒有固定的薪俸,但都是政府認可的專家。“刀子匠”的職業(yè)就是制
在中國,有專門為想當太監(jiān)者作閹割手術的行家,人稱“刀子匠”?!暗蹲咏场睕]有固定的薪俸,但都是政府認可的專家。“刀子匠”的職業(yè)就是制造太監(jiān)。每個刀子匠都收有數(shù)名徒弟,而且這些徒弟都是與其師傅同一家族的親戚。刀子匠的職業(yè)、技藝都在本家族內部世代沿襲相傳,一般不傳給外人。
普通“刀子匠”的手術費是每閹割一名太監(jiān)六兩白銀,負責到完全治好??墒墙邮荛幐畹娜送际歉F人,大多數(shù)沒有現(xiàn)銀,因此要有擔保人,手術費可以事后補交,但無論怎樣,沒有擔保人,“刀子匠”是決不肯動手的。在清朝末年的都城北京閹割制造太監(jiān)的行業(yè)中,有兩家壟斷大戶:南長街會計司胡同的“畢五”和地安門內方磚胡同的“小刀劉”。有的記載說,這兩家的家主都是清朝的七品官,還有的說“小刀劉”是六品頂戴。他們每個季度給總管內務府送去凈好身的成品小太監(jiān)40名,每年共4次160名小太監(jiān),這是他們的職業(yè)。
給準備當太監(jiān)的小孩子凈身一類的“手續(xù)”,全部由“畢五”和“小刀劉”他們兩家包辦了。他們積有多年的經(jīng)驗,而且有一套完整的設備。加上技術高超、手段干凈利落,使被閹割者的傷亡率很低。因此,當時想把孩子送到宮里當太監(jiān)的人,首先要到畢家或劉家去“掛舀子”,也就是報名。然后經(jīng)過一連串審查,看相貌,聽言談,試伶俐勁兒等全套的檢查。直到他們認為合格以后才能收留下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