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肥老太bbw中国熟女,免费男人和女人牲交视频全黄,韩国精品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彩视频第一页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牛李黨爭”中的牛黨、李黨分別是指什么人?

2016-12-31 18:40:2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牛李黨爭”是唐朝后期統(tǒng)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宗派斗爭,也稱“朋黨之爭”。 “牛黨”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首的官僚集團;“李黨”是指以

“牛李黨爭”是唐朝后期統(tǒng)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宗派斗爭,也稱“朋黨之爭”。

“牛黨”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首的官僚集團;“李黨”是指以李德裕為首的官僚集團。牛黨大多是科舉出身,屬于庶族地主,門第卑微,靠寒窗苦讀考取進士,獲得官職。李黨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門第顯赫,他們往往依靠父祖的高官地位而進人官場,稱為“門蔭”出身。

從表面看,牛李黨爭似乎是庶族官僚與士族官僚之間的權力斗爭,實際上兩黨在政治上也有深刻的分歧。兩黨分歧的焦點主要有兩個:一是通過什么途徑來選拔官僚。牛黨多科舉出身,主張通過科舉取士;李黨多門蔭出身,主張門蔭入仕。二是如何對待藩鎮(zhèn)。李黨主張對不聽朝廷命令的藩鎮(zhèn)用兵,以加強唐朝中央的地位;牛黨則主張姑息遷就。

兩黨除了政治上的分歧外,還牽扯進個人的恩怨。兩黨在具體問題上各有是非,牛僧孺、李宗閔因評論時政,得罪了宰相李吉甫,曾遭到貶斥,而李德裕是李吉甫的兒子,因此雙方結怨甚深,一旦大權在握,就排擠打擊對方。唐穆宗長慶年間(公元821—824年)牛僧孺做宰相時,就把李德裕排擠出朝廷。李德裕任四川節(jié)度使時,接受吐蕃將領的投降,收復了重鎮(zhèn)維州。牛僧孺卻意氣用事,強令把降將和城池交還吐蕃。而唐武宗時(公元841—846年),李德裕做宰相,又把牛僧孺、李宗閔放逐到南方。唐武宗死后,宣宗即位,牛黨成員白敏中任宰相,牛黨又紛紛被重新啟用,李黨全遭罷斥。李德裕被趕到遙遠的崖州,不久憂郁而死。

這場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宗派斗爭,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統(tǒng)治危機。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