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有多牛?看看戚繼光是怎么對付倭寇的
戚繼光這個人牛,牛到什么程度?他們家建立明朝有功。世襲山東省煙臺市城防司令,他17歲就擔(dān)任了這個職務(wù)。17歲登州衛(wèi)都指揮僉事,煙臺城防司令,然后他站在城墻上眺望大海、心潮澎湃: 云護牙鑒滿,星寒寶劍橫。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蹦惴馕耶?dāng)官我不覺得高興,只要國家穩(wěn)定四海安寧我才爽。所以朝廷一看,滿足你的要求,你不愿意當(dāng)抗倭嘛,你去吧!18歲還沒成人宣誓,就以參將銜赴浙江抗倭。第一仗就給戚繼光上了一課,3000明軍對陣800倭寇,倭寇沖來,明軍一哄而散,就剩戚繼光一個人了。3000人跟倭寇說好了似的,一二三——閃就把戚繼光一人撂那兒了,戚繼光趕緊爬上一塊巨石,連發(fā)三箭,擊斃三名倭酋,倭寇散去。這家伙不好惹,別理他,散吧。
戚繼光一看,這個氣喲!明軍一無所用,沒有任何戰(zhàn)斗力。
其實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都是農(nóng)民,農(nóng)民主要都是插秧種地。
明太祖特高興,說朕養(yǎng)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你那是個屁兵?。”偷贸曰始Z,你哪能讓他自個兒養(yǎng)豬辦賓館,弄個歌舞團讓他演去。你哪能干這個,坦克給人挖煤,魚雷艇拉著游客,哪能干這個。軍隊要自己養(yǎng)活自己,軍工廠生產(chǎn)冰箱摩托那還能成?所以你是養(yǎng)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是扯淡,邊境三分守城,七分種地,內(nèi)地兩分守城,八分種地,整個一幫穿軍裝的農(nóng)民。
日本倭寇是武士。刀法精熟,訓(xùn)練有素。就那個日本刀,削咱那個鐵片刀,砍你一百個都沒事兒,寶刀東出日本國,那都是精鋼打造。所以戚繼光一瞅,這個兵不能用,我自個兒招。自己招兵在當(dāng)時是很冒風(fēng)險的,明朝跟宋朝是完全沿襲下來的,你哪能自己招兵,得向朝廷匯報。戚繼光招兵,招沿海的漁民、礦工,尤其要有勁兒的,最好家里有人被倭寇殺害的,這樣的人我一定招你。招募完軍隊組成戚家軍,然后對抗倭寇。
倭寇武藝高強,刀法精熟,單兵作戰(zhàn)能力奇強,二戰(zhàn)的時候日軍也是一樣,精于白刃戰(zhàn)。你一個一個打,上來就是送死,所以咱們最好的辦法是一擁而上,以多打少,十二人一小隊,組成鴛鴦陣。倭寇不懂陣法,打仗跟打架似的,拍馬過來,來將通名,它還這么著呢!誰跟你通名,一槍崩下來就完了。所以12人一小隊就上,小隊的第一個不會武藝沒關(guān)系,有勁就行。拿著一個幾丈長的大竹竿子,這個竹竿子叫狼筅,掄圓了保護后面。江南多的是這玩意兒,枝枝杈杈都不切下去,還尖上抹上毒藥,挑破一點皮,你小子蹬腿吐白沫沫。我這個大竹竿幾丈長,你那個日本太刀也就三尺。竹子又滑,你又不好切,劈斷一半,我還是你的四倍長,再劈斷一半,一劈形成一個缺口,一扎進去你還有命嗎?所以前面拿一個大竹竿,后面長槍、弓箭、短刀,長以救短,短以救長,這個都是戚繼光琢磨出來的。
中國古代十大兵書,有兩本是戚繼光寫的, 《練兵實紀(jì)》和《紀(jì)效新書》。孫子不就是一個《孫子兵法》嘛?李靖就是一個《李衛(wèi)公問對》。岳飛都沒有,什么《武穆遺書》,那是小說胡扯。結(jié)果十大兵書戚繼光寫了倆,夠文武雙全的,而且后來朝廷就調(diào)戚繼光來防備蒙古,因為明朝當(dāng)時是北虜南倭之禍,北京這邊的長城全都是戚繼光修的。戚繼光自己說,“南北驅(qū)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所以他堪稱是明朝第一名將,平定了倭寇,屬于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