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肥老太bbw中国熟女,免费男人和女人牲交视频全黄,韩国精品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彩视频第一页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明成祖定規(guī)矩 學生成績差老師發(fā)配邊遠地區(qū)

2017-03-18 18:40:06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早在西周時期,《太公家教》已記載有“弟子事師,敬同于父”;春秋時期的孔子更留下了“有教無類”等至理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早在西周時期,《太公家教》已記載有“弟子事師,敬同于父”;春秋時期的孔子更留下了“有教無類”等至理名言……在中國古代,教師一直是備受尊重的一個職業(yè)。那么,古代什么人才能當老師?現代要想當老師得有從業(yè)資格證,古代“教師”從業(yè)也要通過考試嗎?

《登科記考》記載:“諸博士助教皆計當年講授多少以為考課等級?!?/p>

在西漢以前,教師多是推薦,并不需要從業(yè)考試。但到東漢時期,中國出現了教師“資格考試”——要想成為太學博士,得通過太常主持的考試(有點類似今天教育部主持的考試)。當時,經學名流才有任職資格,而且,對教師個人的教學經歷和年齡都有相應的規(guī)定,要求曾教過學生50名以上,年齡不小于50歲。

隋唐時期,中國形成了完備的官學制度。官學,相當于今天的公辦學校,既有小學,也有大學;既有綜合性學校,也有??茖W校。當然,教學管理和要求也更規(guī)范更嚴格了,對教師從業(yè)資格和教學能力都有一套完善的考核辦法。

唐代對包括教育行政官員和教師在內的學官,同其他官員一樣,均要定期“考課”,一般每年一小考,三至五年一大考??己藘热莘謽I(yè)務、品德及教學效果等,考核結果分為九等。其中,授課數量是考核定級的重要標準之一。此即《登科記考》中所說的:“諸博士、助教,皆計當年講授多少以為考課等級?!?/p>

古代教師稱謂很多,繼秦漢出現“博士”后,到宋代教師又有了一個新的稱謂“教授”。石介、孫復、胡瑗等宋代一批著名學者都曾被聘為太學教授。宋代是民辦學校開始興起和繁榮的時代,私立書院流行,但朝廷對官學同樣抓得很緊,要當上“公辦教師”同樣得考試。

宋熙寧八年(公元1076年)實施的“教官試”制度,大概是中國教育史上最難通過的教育主管和教師資格考試?!段墨I通考·學校七》稱,由于考試過嚴,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全國州、縣的教授“只五十三員”,“蓋重師儒之官,不肯輕授濫設故也?!?/p>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