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中興的評價 被歷史所遺忘卻最真實的盛世
明孝宗在位十八年,他重用李東陽,謝遷,劉建等名臣,采取種種措施減輕老百姓的徭役賦稅,把本已經(jīng)衰敗的明朝再度復興起來。由于明孝宗一朝,削弱了太監(jiān)亂政的現(xiàn)象,采取了一些發(fā)展經(jīng)濟、挽救危機的治國措施,緩和了社會矛盾,出現(xiàn)了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時期,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政治清明。史稱其時為“弘治中興”。
后世史家在論及有明一代政事時,認為:“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際,國勢初張,綱紀修立,淳樸未漓。至成化以來,號為太平無事,而晏安則易耽怠玩,富盛則漸啟驕奢。孝宗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易》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说勒?,其惟孝宗乎?!焙?、永開國,姑可不論;仁、宣之治,國力強盛,至正統(tǒng)以后,外有瓦剌之擾,內有民變之憂,交困之勢,堪為疲敝。至成化朝,后宮干政,宦官當?shù)?,朝臣多小人,似頹勢已定,而明孝宗登極之后,挽定局面,清寧朝序,一時間內外無憂,后世史家稱之為“中興令主”,以弘治朝為“中興之世”。
這是一個被歷史所遺忘的時代,卻最符合對于盛世評判的所有公共標準??梢园岩磺袑儆谑⑹赖墓捕ㄕZ都套用在關于這個時代的評價上,雖然那樣顯得有些枯燥。但卻足夠說明這個時代讓人神往之處。弘治十八年的故事,并不僅僅簡單的是一個好皇帝開創(chuàng)一個盛世的故事,它更多的是屬于一個群體的力量,這是一個中國儒家文化傳統(tǒng)生命力重新勃興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