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肥老太bbw中国熟女,免费男人和女人牲交视频全黄,韩国精品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彩视频第一页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這位開國上將被稱“蒙古王” 烏蘭夫的傳奇故事

2017-03-08 17:37:2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哪位開國上將被稱為蒙古王? 烏蘭夫(1906年12月23日-1988年12月8日),曾用名云澤、云時雨,蒙古族人,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有

哪位開國上將被稱為蒙古王?

烏蘭夫(1906年12月23日-1988年12月8日),曾用名云澤、云時雨,蒙古族人,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有“蒙古王”之稱。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第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十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第四、五、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五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55年授上將軍銜,是57位“開國上將”之一。

1988年12月8日,在北京病逝,享壽82歲。

早在青少年時代,烏蘭夫就接受進步思想,積極參加反帝愛國學生運動。在李大釗、趙世炎、鄧中夏等共產黨人的影響和引導下,參加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同年12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民國13年(1924年)4月,與多松年、奎璧等人主持創(chuàng)辦了內蒙古地區(qū)第一個蒙古族革命刊物《內蒙古農民》。民國14年(1925年)6月,同吉雅泰一起領導了歸綏地區(qū)聲援上?!拔遑跆m夫”慘案的反帝愛國運動。同年9月,經多松年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0月,以駐京蒙古族學生代表資格,被中共北方區(qū)委選派去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深造。隨后,他與佛鼎、朋斯克、特木爾巴根等人秘密回國。他參加組建了中共西蒙工作委員會,先后擔任工委組織委員、書記,并在內蒙古西部地區(qū)組織農民協(xié)會,發(fā)動群眾,開展地下革命斗爭。民國25年(1936年)2月21日,通過云繼先等人秘密策動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保安隊舉行“百靈廟暴動”,打響了蒙古民族武裝抗日的第一槍。民國26年(1937年)初,他利用傅作義組建蒙旗保安總隊的機會,在保安總隊內建立共產黨地下委員會,擔任黨委書記,秘密開展工作,以保證這支蒙古族武裝執(zhí)行團結抗日的政治路線。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蒙旗總隊改編為蒙旗獨立旅,他擔任該旅的政治部代理副主任,并擔任共產黨地下黨委書記,堅決貫徹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為這支軍隊成為當時蒙古族中最大的抗日武裝起到重要作用。蒙旗獨立旅改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三師,他擔任政治部代理主任,共產黨地下黨委書記,并按八路軍建制在部隊建立了一整套政治工作系統(tǒng),開展部隊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地方群眾工作,多次擊退日偽軍對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的進攻,保衛(wèi)了陜甘寧邊區(qū)的北大門。民國30年(1941年)8月,按照中共中央決定,調赴延安工作,先后擔任延安民族學院教育長、陜甘寧邊區(qū)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為各民族團結抗戰(zhàn)培養(yǎng)了大批民族干部。民國34年(1945年)4月,在中共七大會議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7月,擔任新成立的綏蒙政府主席。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曾任中共晉察冀邊區(qū)中央局委員、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主席兼軍事部長、內蒙古軍政學院院長、內蒙古自治學院院長等職,主要致力于內蒙古民族自治運動工作。親率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代表團與東蒙古自治政府代表團談判解決內蒙古地區(qū)東西部統(tǒng)一問題,成功地召開了在內蒙古革命史上有著重要意義的“四·三”會議,撤銷了東蒙古自治政府,為建立統(tǒng)一的內蒙古自治區(qū)奠定了基礎。

民國36年(1947年)4~5月,成功地召開“五·一”大會,勝利地宣告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政權—內蒙古自治政府誕生。他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堅持國家的統(tǒng)一,經過艱苦的工作,使內蒙古出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團結統(tǒng)一的新局面。民國36年至民國38年(1947~1949年),先后擔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內蒙古共產黨工作委員會書記、內蒙古自治政府主席、內蒙古軍區(qū)司令員兼政委。他組織各民族群眾努力生產、踴躍支前,還指揮內蒙古解放軍部隊消滅了內蒙古地區(qū)的土匪和反動地方武裝,參加遼沈戰(zhàn)役和平津戰(zhàn)役,為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做出重要貢獻。民國38年(1949年)9月21~30日,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作了《在〈共同綱領〉的基礎上為建設新中國而奮斗》的發(fā)言,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和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他參加開國大典。10月9日,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10月19日,被推舉為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他先后擔任中共中央內蒙古分局書記,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主席,內蒙古軍區(qū)司令員兼政委、綏遠軍政委員會副主席,綏遠省軍區(qū)副司令員,中共中央綏蒙分局書記,綏遠省人民政府主席。在中共中央和華北局的領導與支持下,經中共人民政府政務院批準,內蒙古自治區(qū)首府歸綏市正式改用蒙古語原名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之城”)。至此,以呼和浩特市為中心,東西部統(tǒng)一的內蒙古自治區(qū)基本形成。他領導著內蒙古各民族人民,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的統(tǒng)一部署,積極開展了抗美援朝運動、土地改革運動、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三反”(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運動、“五反”(反對行賄、反對偷稅漏稅、反對偷工減料、反對騙取國家財產、反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運動。為工業(yè)建設的大發(fā)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內蒙古自治區(qū)建立后,他先后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副黨組書記、主任委員,中央民族學院院長、中共中央華北局副書記、華北行政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內蒙古分局書記,國務院副總理,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第一書記、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內蒙古軍區(qū)司令員兼政委,內蒙古大學校長,中共中央華北局第二書記,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協(xié)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他還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七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政治局候補委員,第十屆中央委員。他長期致力于民族工作,在主持內蒙古自治區(qū)工作近20年中,團結并帶領內蒙古自治區(qū)區(qū)蒙漢各族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了巨大成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7年10月,在他的直接領導下,經過緊張的籌建,內蒙古自治區(qū)高等學府—內蒙古大學正式開學,這是內蒙古地區(qū)有史以來的第一所綜合大學。

1954年,全國重點工程之一的包頭鋼鐵公司開始建設。建設初期,他就給予高度重視,他就包頭鋼鐵公司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向中共中央作匯報,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表示,要想辦法為包頭鋼鐵公司解決問題。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為此專門詳細詢問包頭鋼鐵公司的困難。1959年1月9日,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員會作出《關于加強包鋼建設的領導和支援工作的決定》。為加強對包鋼建設的支援工作,決定成立自治區(qū)支援包鋼建設委員會,并責成經濟計劃部門,把組織支援包鋼建設作為自己的重要任務。要求內蒙古自治區(qū)計劃委員會每季度檢查一次支援包鋼建設工作。10月15日,他陪同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乘專機由蘭州抵包頭,專程參加慶祝一號高爐提前出鐵盛典。并題詞祝賀。在抓經濟建設的同時,還為豐富黨的民族工作經驗,加強民族工作的理論建設,為促進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tǒng)一,做出了重大貢獻。

“大動蕩”期間,他受到殘酷迫害,離開了自己為之奮斗半生的工作崗位。面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倒行逆施,他立場堅定,旗幟鮮明,進行了堅決抵制和斗爭,表現出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優(yōu)秀品質和共產黨員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中共中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他曾擔任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五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還當選為第十一屆和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1981~1984年,他主持起草民族區(qū)域自治法,提出許多寶貴意見,這個重要的基本法律,對于完善和健全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對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他雖身在北京,并擔任著國家的重要領導工作,但仍時刻關心著家鄉(xiāng)的安定團結和經濟發(fā)展,1987年7月29日,作為中央代表團團長,率中央代表團抵達呼和浩特市,參加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40周年慶典活動,受到內蒙古自治區(qū)各族各界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慶典后,他留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進行了15天的視察工作,就內蒙古自治區(qū)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指示。

回顧他的一生,他有著堅強的黨性,他堅持真理,堅持原則,一生廉潔,勇于維護黨和各族人民的利益;他作風正派,謙虛謹慎,平易近人,團結同志,生活艱苦樸素;他襟懷坦白,顧全大局,嚴于律己,寬厚待人,具有共產黨人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優(yōu)秀的思想品德。

對于這樣一位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優(yōu)秀的民族工作領導人,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內蒙古人民是不會忘記的。在內蒙古自治區(qū),許多他生活與戰(zhàn)斗的地方,都建有紀念館。在呼和浩特,還成立有烏蘭夫研究會、烏蘭夫基金會。以此來緬懷他的豐功偉績,研究他的思想,教育和激勵著后來人。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