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為何成了寇準的滑鐵盧?
常言道:嘴是兩張皮,咋說咋是理。宋朝的大臣寇準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曾經(jīng)在澶淵一戰(zhàn)中,因力陳天子抗擊遼兵打了勝仗而名垂青史。不過還是因為此事,卻被小人陷害而失去了相位。
1004年,當遼軍進攻深入中原之時,宋真宗聽從寇準“陛下欲了此,不過五日爾?!敝择{幸澶州。繼而遼軍圍攻瀛洲。宋真宗問計,宋朝大臣各自陳述己見。王欽若主張遷都升州(今南京),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而寇準卻佯裝不知王陳二人之計,說:“誰為陛下畫此策者,罪可誅也。今陛下神武,將臣協(xié)和,若大駕親征,賊自當遁去。不然,出奇以撓其謀,堅守以老其師,勞佚之勢,我得勝算矣。奈何棄廟社欲幸楚、蜀遠地,所在人心崩潰,賊乘勢深入,天下可復保邪?”因此宋真宗聽從他,渡河到達北門城樓。士兵士氣大振,大勝。后宋兵射殺敵軍主將,遼國請和,寇準竟不答應,想要遼國稱臣,且讓其割讓幽州。宋真宗害怕戰(zhàn)爭,居然提出議和的條件,許歲幣三十萬,與遼定下“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后,皇帝對寇準非常敬佩,倚為肱骨之臣??軠室埠芨吲d,畢竟讓大宋天子御駕親征,改變了昔日碰到敵人不戰(zhàn)自潰的毛病,可這卻遭到小人的就嫉妒。有人對皇帝說:陛下,澶淵之盟是一件恥辱d的事情,春秋上說只有無道君主才定下恥辱和約?,F(xiàn)在的澶淵之盟不也是如此嗎,遼人大軍壓境,陛下率軍冒死抵抗,才有了大勝仗,不過卻因此和遼人議和,有舍那么高興的事情。況且這次和議是寇準所為,“陛下聞博乎?博者輸錢欲盡,乃罄所有出之,謂之孤注。陛下,寇準之孤注也。斯亦危矣?!被噬下犝f過賭博嗎?賭博就是傾其所有孤注一擲,寇準就是把您當作他的“孤注”啊。這個比方應該說是恰如其分的,當時的中央并沒有勢力和遼國抗衡,會盟前,寇準曾經(jīng)威脅和談代表,說要是超過了某某數(shù),就要砍他的頭。想來皇帝聽了這話,心上一定會隱隱作痛吧。
自此,真宗皇帝大為惱火,對寇準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彎,一代良相也因為此事遭人記恨,被貶到南方之南的雷州,不久死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