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大帝康熙不喜歡科技的五大理由
在清史學界眼淚,康熙是一個千古偉人,創(chuàng)造了康乾盛世,為中華文明發(fā)展立下了驚天之功,故而被譽為“千古一帝”。其中有一條值得大書特書,就是康熙有別于傳統(tǒng)帝王,他非常喜歡學習科學知識,可以說康熙帝是歷代帝王中對科學最重視、最感興趣的一位。事實真是如此嗎?
就小編看來,康熙喜歡科學知識,實際上目的性非常強,動機不純。所以,我們就能看到,在鐵血大帝康熙時代,不僅根本沒有什么科學知識推廣流傳,而且還扼殺了中國人的科技創(chuàng)新。
一,軍火專家戴梓被康熙棄用!
戴梓(1649~1726),中國清代火器制造家,漢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曾僑居揚州,晚年在遼東自號耕煙老人。戴梓博學多能,通兵法,懂天文算法,擅長詩書繪畫,通曉天文、歷法、河渠、詩畫、史籍等,是著名的機械、兵器制造家,曾制造了“連珠銃”(又稱“連珠火銃”)和“威遠將軍炮”(“子母炮”)。
他曾輕松仿制比利時的大炮,讓南懷仁驚訝不已,后來這種大炮在平定準葛爾叛亂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此之后,他發(fā)明的世界上第一把機關(guān)槍,即“連珠銃”。
當然,結(jié)局大家都知道,戴梓不僅沒有得到喜歡科學的康熙重用,反而被流放到寧古塔,最終晚年才得以回歸。
康熙經(jīng)歷過大炮平定準葛爾叛亂,和俄國人打過雅克薩之戰(zhàn),應該知道火器的重要性,可惜康熙卻絲毫不重用戴梓,可見康熙眼光和學習科學的動機,肯定不純??滴跸轮颊f:“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斷乎不可,此事不準行?!泵髦鞣酱瑘耘诶褪遣粶蕚涓倪M。
二,外國傳教士如何評價康熙喜歡科學?
雖然康熙手不釋卷,愛好科學知識,但是他的學業(yè)成就被夸大了。在皇宮中供職三十年之久,并在1718年為康熙皇帝刻制一副中國地圖的意大利傳教士馬國賢回憶道,康熙皇帝自負精通音律,更擅長數(shù)學,但實際上他對音樂一無所知,對數(shù)學和科學也只是略懂皮毛,他僅僅是對這些有興趣而已。
意大利傳教士馬國賢說:“康熙對于數(shù)學僅略窺門徑,音樂則更茫然無知”?;蛟S,正因為他只知道皮毛,甚至可以說是無知,所以才無法理解科學帶來的力量。如此一來,他不推廣科技就可想而知了。
三,康熙學習科學知識的動機不純!
對于康熙學習科學知識的動機,一直為鐵血大清宮廷服務的南懷仁有著顯著的說服力。南懷仁說“他通過這件事……便在其周圍的貴人面前,能夸示自己的學問而得意!”實際上,就是通過學習西學,大大提高滿族人在漢族人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對漢人形成心理優(yōu)勢。
李光地記錄:康熙說“你們漢人全然不曉得算法,惟江南有個姓梅的他知道些。他俱夢夢?!币馑际悄銈冞@些漢人大臣都不懂算法,即便姓梅的,也只是有很多幻想,并不懂。但問題是,康熙一直不召見姓梅的這個人,直搗10多年之后,他感覺學有所成,感覺能在算法上鄙視姓梅的,才召見他!
四,科學制度上康熙是最大的法官,科學是否正確,要看康熙臉色!
有人給康熙看《阿爾熱巴法》代數(shù)新法,康熙不喜歡于是不準頒行。除了算學、天文之外,康熙對于采礦、冶金、機械是很少涉獵的,甚至幾乎不懂。在他的時代,也曾頒布過禁礦令,就是不讓挖礦。
可以說,在科學制度上康熙是最大的法官,要根據(jù)康熙的觀點來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