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shù) 中國歷代屬“猴”的帝王將相
今年是猴年,所以跟猴相關(guān)的影視人物都被大家扒了出來,形成了一股懷舊風(fēng)。小編今天要說的也與猴有關(guān),細數(shù)一下中國古代哪些帝王將相是屬猴的呢?
猴是中國十二生肖排行第九的動物,對應(yīng)的地支為“申”。我國農(nóng)歷采用干支紀年,逢壬申年、甲申年、丙申年、戊申年、庚申年,民間俗稱猴年,最近幾個猴年對應(yīng)的公歷年份是1992、2004、2016、2028、2040。
雄才大略首開絲綢之路的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即丙申年生,西漢第七位皇帝。據(jù)《史記》、《漢書》的后妃傳記載,漢武帝母王氏,漢景帝劉啟之子。其母王氏在懷孕時,漢景帝尚為太子。王氏夢見太陽進入她的懷中,告訴漢景帝后,漢景帝說:“此貴征也?!眲剡€未出生,他的祖父漢文帝劉恒就逝世了。漢景帝即位后,劉徹出生,他也是王氏唯一的兒子。
劉徹16歲登基繼位,是為漢武帝。為鞏固皇權(quán),漢武帝設(shè)置中朝,在地方設(shè)置刺史,開創(chuàng)察舉制選拔人才。采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并將鹽鐵和鑄幣權(quán)收歸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結(jié)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并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范圍,另外開辟絲路、建立年號、頒布太初歷、興太學(xué)等也影響深遠。
西漢自漢武帝時期開始,國力強盛,大破匈奴,遠征大宛,降服西域,收復(fù)南越,吞并朝鮮,設(shè)置西域使者校尉正式將西域納入中華版圖,一說漢宣帝設(shè)置西域都護才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西漢版圖東抵日本海、南吞交趾、西逾蔥嶺、北達陰山,奠定了漢地范圍;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第一次將中國的目光投向了世界,漢使到達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印度)、于闐、扜罙、犁軒等諸國,開拓了連接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其中最遠到達的犁軒位于埃及亞歷山大港,這是漢朝使節(jié)到達的最遠地區(qū),歐亞非的絲綢貿(mào)易就此成型。
漢武帝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中杰出的君主,開創(chuàng)了西漢王朝最鼎盛繁榮的時期,是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fā)展高峰,他的治理使?jié)h朝成為與西方羅馬帝國相媲美的東方最強大的國家。他還開辟了廣大疆域,奠定了其后兩千余年的中國版圖的基礎(chǔ)?!稘h書》評敘劉徹“雄才大略”,《謚法》說“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在中國歷史書內(nèi),“秦皇漢武”經(jīng)?;ハ嚆暯?。他的功業(yè),對中國歷史進程和后來西漢王朝的發(fā)展影響深遠。
中國歷史上唯一正統(tǒng)女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公元624年,即甲申年生,并州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tǒng)的女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后聰敏美貌的女皇帝,是屬“猴”女中的“齊天大圣”。她自幼窈窕靈巧,貞觀十一年入宮為才人,侍奉唐太宗李世民,賜號武媚,年方14歲,人稱“武媚娘”在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太子李治被他的魅力弄得神魂顛倒。
唐太宗死后,李治繼位,是為高宗,而武氏照例入感業(yè)寺為尼姑,她的哭泣引得高宗為之對泣。由于后、妃之間的爭斗武氏得已重入宮,封為“昭儀”,他用盡心機贏得高宗專寵,反手為云,覆手為雨,迷惑高宗廢掉王皇后,讓她坐上了皇后的寶座。
武則天精明聰慧,善于權(quán)謀,兼通文史書法,具有一個卓越的政治家的才干。她不滿足后宮斗爭的勝利,有心參與朝政。開了讓百官朝拜新皇后的先例,自顯慶元年,即公元656年起,便與高宗共決國事,當時稱為“二圣”。唐高宗生性懦弱,缺乏主見,一切聽武后裁決。
經(jīng)過一番斗爭,武則天終于擊敗了以顧命大臣國舅長孫無忌為代表的門閥集團,權(quán)傾朝野,稱為天后。唐高宗于公元683年病例終,武后第三太子李顯繼位為中宗。武則天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不久,廢中宗而立第四子李旦為睿宗。面對皇族諸王與朝野的反叛,她淡然一笑,果斷地調(diào)兵遣將,迅速平定了徐敬業(yè)等人的叛亂,顯示出特有的魄力和高度的軍事指揮才能。
好的確“心比天高”,要得到一切至高無上的榮耀。公元688年,武則天加尊號為“圣母神皇”;公元690年,宣布改制,自稱“圣神皇帝”,終于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女皇。與歷來的男性帝王相比,武則天也是少見的有作為的君主,她大刀闊斧地改革弊政,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他實際執(zhí)政近五十年,當時社會比較穩(wěn)定,經(jīng)濟有所發(fā)展。武則天臨終前,清醒地還位于其子中宗李顯。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
南唐開國皇帝“文藝青年”李昪
李昪,字正倫,公元888年,即戊申年生,五代十國時期南唐開國皇帝。李昪于公元937年稱帝,國號齊。公元939年改國號為唐,年號升元,史稱南唐。他從小是孤兒,為楊行密于爭戰(zhàn)中所擄,并收為養(yǎng)子,后因楊行密兒子們不容他,只得將他交給部將徐溫撫養(yǎng),取名徐知誥,稱帝后改名為李昪。
登上皇帝大位后,李昪對外堅持弭兵休戰(zhàn),以保境安民,對內(nèi)則興利除弊。他在治理國政上禮賢下士,并能虛心納諫。由于連年征戰(zhàn),從中原一帶流落江淮的難民很多,李昪對此積極妥善安置,實行輕徭薄賦政策,使南唐社會經(jīng)濟得到很大發(fā)展,一躍成為“五代十國”中的強者。
李昪在青年時代就“以文藝自好”,崇文重教,當政后非常重視征集文獻圖集。他將從各地征集的三千多卷圖書,收藏在他治理升州時設(shè)置的“建業(yè)書房”,為南唐日后成為“文獻之地”開了先河。
其實,李昪對國家教育的重視也為后世所稱道。他除了在秦淮河畔設(shè)國子監(jiān),興辦太學(xué)、小學(xué),培養(yǎng)國子博士和四門博士外,還在廬山五老峰下白鹿洞建置學(xué)館,號曰廬山國學(xué)。著名詩人江為、伍喬、劉洞等人都曾在此求學(xué)。這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有為人才。
在位6年期間,李昪親政愛民、力行節(jié)儉、奉行睦鄰?fù)饨?,為實現(xiàn)南唐的穩(wěn)定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李昪的文學(xué)基因十分優(yōu)秀,詩作《詠燈》入選全唐詩。升元七年,即公元943年,李昪因丹藥中毒而死,廟號烈祖,謚號光文肅武孝高皇帝。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南宋丞相文天祥
文天祥,公元1236年,即丙申年生。初名云孫,后改名天祥,改字履善,號文山。廬陵人。是南宋末年的丞相,歷史上最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之一。
身處末世,文天祥從小立志氫國,刻苦攻讀,才華出眾,20歲時高中頭名狀元。面對元軍的強大攻勢,文天祥力主抗戰(zhàn),以一介書生奉詔起兵,毀家赴難,傾家產(chǎn)募集了義軍一萬人,保衛(wèi)國都臨安,被朝廷任命為右丞相,作為朝廷代表出城與元軍談判。文天祥大義凜然,置生死于不顧,卻被元軍無理扣留。在押送途中,他冒險逃脫。重組義軍抗戰(zhàn),雖一度收復(fù)許多州縣,終于寡不敵眾而被俘。但無論元軍威脅或利誘,他都嚴辭拒絕。表現(xiàn)了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
他以指南針比喻自己矢志不渝的愛國忠心。把自己的文集取名《指南錄》。他在元軍的獄中寫下了著名的《正氣歌》,其開首說:“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寒蒼冥?!边@首長篇抒志詩列舉了自古以來正氣浩然的志士仁人,真誠地歌頌了他們“垂丹青”、“貫日月”的高風(fēng)亮節(jié),也是文天祥自我人格的光輝寫照。
文天祥執(zhí)著的懷抱“成仁取義”的座右銘,從容赴難,慷慨捐軀,用他的充滿正氣的生命譜寫了一曲中華民族之魂的壯烈詩章。文天祥的高尚人格和他的這兩句詩一樣千古流芳:“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p>
抗元名將、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
徐達,字天德,生于1332年,即壬申年生,中國明朝開國軍事統(tǒng)帥和著名將領(lǐng),濠州鐘離,即今日安徽鳳陽東北人,農(nóng)家出身。
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lǐng)導(dǎo)的起義軍。至正二十三年,即公元1363年大敗陳友諒。至正二十四年,即1364年,朱元璋任他為左相國。至正二十七年,即公元1367年,率軍消滅張士誠地方割據(jù)勢力。同年任征虜大將軍,與副將軍常遇春一起揮師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殘暴黑暗的統(tǒng)治。
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攻入大都,即今日北京,元朝滅亡。以后又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余勢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國公。他為人謹慎,善于治軍,戎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勛,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死后大明帝國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為中山王。
徐達一生驍勇善謀,戰(zhàn)功及筑邊皆功勞顯赫,被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他話語較少而思慮精深,在軍中,軍令一旦發(fā)出便不改變。各位將領(lǐng)遵奉其令都凜然畏懼,而在太祖面前則恭敬謹慎像不敢講話一樣。善于安撫將士,與下級同甘共苦,將士無不感激他的恩德愿意報效盡力,因此,兵鋒所向無不克敵制勝。更能嚴格約束部隊,所攻克大都會二處,省會三處,府城縣城一百余處,市井安然,百姓不受戰(zhàn)亂之苦。
中國歷代還有很多屬猴的有識之士,小編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小編雖然崇尚科學(xué)不迷信,但是也覺得屬相對人的性格有一定的影響力。縱觀這么多屬猴的帝王將相,是不是也有一絲絲相似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