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復榘子女近況:韓復榘妻子是誰子女結局怎樣
韓復榘(1891年1月25日-1938年1月24日),字向方,直隸省順天府霸州煎茶鋪鎮(zhèn)(今河北省霸州市)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馮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出生于書香門第之家,19歲離家闖關東自謀生路,后投效兵營。以擅長作戰(zhàn)并兼通文墨而發(fā)跡,在北伐戰(zhàn)爭中一路猛打猛沖過關斬將,是率軍第一個打到北京城下的北伐將領。時人稱其為“飛將軍”。
在中原大戰(zhàn)前脫離馮玉祥投靠蔣介石,在山東韓擊敗了晉軍為蔣介石鞏固了前沿戰(zhàn)線。主魯后韓誓要"變魯為齊",他澄清吏治、禁煙、剿匪,并大力發(fā)展山東教育事業(yè),建設模范新鄉(xiāng)村,并號召山東農(nóng)村大力學習模范鄉(xiāng)村,以提倡經(jīng)濟保障。韓在山東殺人較多,大多都是土匪、煙販。除此外韓還視察下鄉(xiāng)親民,以微服私訪的形式考驗山東的各官員。1937年韓斷然拒絕了日本人的“華北五省自治”計劃。
七七事變后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韓復榘親自在第一線指揮,進行了夜襲桑園車站、血戰(zhàn)德州、堅守臨邑、濟陽遭遇戰(zhàn)、徒駭河之戰(zhàn)、濟南戰(zhàn)役、夜襲大汶口等戰(zhàn)役。期間韓與蔣介石多次發(fā)生矛盾,一槍不發(fā),導致山東省淪陷,隨后,華北黃河一帶這一重要戰(zhàn)略位置被日軍占領。蔣介石大為憤怒,韓復渠被國民政府軍事檢察機關逮捕,不久槍決。
韓復榘的夫人高藝珍是著名學者、教育家高步瀛的侄女,高步瀛原是北洋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的司長。
1904年,年僅14歲的韓復榘和高藝珍結婚。高藝珍,字淑德,是同縣北莊頭村人。韓復榘家境不好,他的婚事是同三哥韓復模一天辦的。高藝珍也是1890年生,雖然出身貧寒,但她的近族伯伯高步瀛,是那時很有名望的北京師范大學古文字教授。高藝珍從小受到家族的影響,雖然識字不多,但女兒經(jīng)之類書籍還是聽別人講過一些。她遵守父母囑咐,到韓家后各方面的關系都處理得恰到好處,加上人又長得水靈,手腳也勤快,所以她能與韓家和和睦睦地過日子,小夫妻倆也恩恩愛愛。
因為高藝珍對韓復榘在發(fā)跡前有所幫助,又是結發(fā)夫妻,給韓家生兒育女管理家務,所以韓復榘當了省主席、跨入上流社會以后,雖然嫌棄高藝珍年邁色衰,又是小腳,不便在社交場合常常露面,但也不像其他軍閥那樣棄妻另娶,而是始終對高藝珍抱著敬而遠之的態(tài)度,并時常加以安慰。
1938年1月,韓復榘被處決后,高藝珍忍受著社會輿論的壓力,帶領四子一女,顛沛流離,最后定居北平。1957年,67歲的高藝珍在北京病故。
韓復榘共育有4子,高藝珍為他生育了3個:大兒子韓嗣燮,后死于精神病院;二兒子韓嗣燠,解放后考入軍政大學,畢業(yè)后參加抗美援朝,復員后在蘭州電力技工學校教書;三兒子韓嗣烽,曾在四川軍校受軍事教育,解放后在陜西某交通部門任職;娛樂夫人李玉卿,又稱小妾“紅菊花”為他生育了第四子韓嗣蟥,曾留學奧地利,后定居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