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的本名 著名愛國主義者聞一多生平介紹
聞一多的本名:聞一多,原名聞家驊,號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愛好古典詩詞和美術。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zhàn)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
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喜讀中國古代詩集、詩話、史書、筆記等,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上發(fā)表系列讀書筆記,總稱《二月廬漫記》。同時創(chuàng)作舊體詩。
1919年五四運動中,積極參加學生運動,被選為清華學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學生聯合會。
1920年4月,發(fā)表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同年9月,發(fā)表第一首新詩《西岸》。
1921年11月與梁實秋等人發(fā)起成立清華文學社,次年3月,寫成《律詩底研究》,開始系統(tǒng)地研究新詩格律化理論。
1922年7月趕美留學。年底出版與梁實秋合著的《冬夜草兒評論》,代表了聞一多早期對新詩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詩集《紅燭》,具有唯美傾向。
1925年5月回國,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1926年參與創(chuàng)辦《晨報.詩鐫》,發(fā)表了著名論文《詩的格律》。
1927年任武漢國民革命軍政治部藝術股長。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外文系主任。
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詩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雜志列名編輯,次年因觀點不合辭職。1928年秋任國立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從此致力于研究中國古典文學。
1930年深秋去山東任青島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
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華大學國文系教授。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隨校南遷,同學生一起從長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聯大任教8年,積極投身于抗日運動和反獨裁、爭民主的斗爭。在學術上,他廣泛研究祖國的文化遺產,著有《神話與詩》、《楚辭補校》等專著。
1944年加人中國民主同盟??箲?zhàn)勝利后出任民盟中央執(zhí)委,經常參加進步的集會和游行。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樸先生大會上,憤怒斥責國民黨暗殺李公樸的罪行,發(fā)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講演》,當天下午即被國民黨特務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