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子散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jià)值 用法用量
中藥方劑是一種治療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葵子散嗎?它是由哪幾種藥材組成的呢?它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今天就來(lái)為大家一一解答。
木通 瞿麥 桑白皮(炒)赤茯苓 山梔仁 甘草(微炙)各等分
【制法】上藥銼為末。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治小兒諸淋。
【用法用量】每次3克,用井水150毫升,加蔥白6厘米,煎至100毫升,空腹時(shí)溫服。
【摘錄】《直指小兒方》卷四
【處方】葵子1兩,滑石3分,黃芩2分,瞿麥3分,燈心1分,白石英粉1兩,防葵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產(chǎn)后小腸風(fēng)氣隔閉,淋澀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錢(qián),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1日3-4次。
【摘錄】《圣惠》卷七十九
【處方】葵子、車(chē)前子、亂發(fā)(燒灰)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孕婦轉(zhuǎn)脬,小便數(shù)日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錢(qián),茶湯調(diào)下。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八十三
【別名】葵子湯
【處方】冬葵子1兩,滑石1兩,木通(銼)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妊娠患子淋,小便澀痛。
【用法用量】葵子湯(《產(chǎn)科心法》上集)。《普濟(jì)方》有榆白皮。
【摘錄】方出《圣惠》卷七十四,名見(jiàn)《普濟(jì)方》卷三三八
【別名】甘草湯
【處方】葵子1合,桂心1兩半,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滑石3分,榆白皮1兩(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難產(chǎn),胎不轉(zhuǎn)動(dòng)者。
【用法用量】甘草湯(《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九)。
【摘錄】《圣惠》卷七十七
【處方】葵子半斤,滑石2兩,石南葉1兩,地榆3兩,石韋1兩(去毛),通草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利小便。主淋證。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飲調(diào)下,1日3次。
【摘錄】《外臺(tái)》卷二十七引《范汪方》
【處方】葵子1兩,川芒消2兩,當(dāng)歸1兩,黃芩1兩,木通1兩(銼),甘草半兩(生,銼),麥門(mén)冬1兩(去心),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發(fā)背。腫硬疼痛,大小便不通,心神煩悶。
【用法用量】每服4錢(qián),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六十二
【處方】葵子1兩,石韋(去毛)1兩,王不留行1兩,滑石1兩,當(dāng)歸(銼,微炒)1兩,瞿麥1兩,赤芍藥1兩,琥珀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
【制法】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婦人五淋,小便澀,腹痛氣悶。
【用法用量】每服2錢(qián),食前以大麥粥飲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二
【別名】赤茯苓散
【處方】葵子半兩,木通3分(銼),赤茯苓3分,牛蒡子1兩(微炒),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
【制法】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乳石發(fā)動(dòng),大小腸壅滯,臍腹妨悶。
【用法用量】赤茯苓散(《圣濟(jì)總錄》卷一八四)。
【摘錄】《圣惠》卷三十八
【別名】冬葵子散
【處方】冬葵子、柏子、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令面光白。主面皰氣甚如麻豆,瘡?fù)?,搔之黃汁出,及面黑色黯(黑曾)。
【用法用量】冬葵子散(《圣濟(jì)總錄》卷一○一)。
【摘錄】《外臺(tái)》卷三十二引《古今錄驗(yàn)》
【處方】冬葵子3兩,滑石3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腎為熱所乘,熱結(jié)則成石淋,水莖中痛,尿不能出,引膀胱里急,痛甚則悶絕,小便中出石。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qián),熟水調(diào)下。
【摘錄】《醫(yī)方類(lèi)聚》卷一三三引《經(jīng)驗(yàn)良方》
【處方】甘草2兩,葵子1兩。
【功能主治】令妊娠滑胎易生。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準(zhǔn)繩·女科》卷四
【處方】葵子3分,車(chē)前子3分,川大黃(銼,微炒)3分,冬瓜仁3分,當(dāng)歸3分,木通半兩(銼),滑石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婦人小便不通及大便難。
【用法用量】每服3錢(qián),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圣惠》卷七十二
【處方】葵子1兩,豉(微炒)1兩,犀角屑1兩,地榆(銼)1兩,川升麻1兩,露蜂房(微炒)1兩,甘草3分(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眼丹石毒,先面赤口干,目黃赤睛疼痛,恐變生翳障。
【用法用量】每服4錢(qián),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后溫服。
【注意】忌炙煿熱面。
【摘錄】《圣惠》卷三十二
【處方】葵子1兩,瞿麥1兩,木通1兩(銼),滑石3兩,榆白皮1兩(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便卒淋澀,水道熱痛。
【用法用量】每服4錢(qián),以水1中盞,入蔥白2莖,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圣惠》卷五十八
【處方】木通1兩(銼),冬葵子1合,滑石2兩,石韋1兩(去毛),當(dāng)歸1兩,生干地黃2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虛勞,小腸不利,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4錢(qián),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圣惠》卷二十九
【處方】葵子、車(chē)前子、木通、瞿麥、桑白皮(炒)、赤茯苓、山梔仁、甘草(微炙)各等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小兒諸淋。
【用法用量】每服1錢(qián),井水1小盞,蔥白2寸,煎至7分,食前溫服。
【摘錄】《直指小兒》卷四
【處方】冬葵子不以多少。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血痢,及婦人產(chǎn)后血痢。
【用法用量】每服2錢(qián)匕,入臘茶末1錢(qián),以沸湯7分1盞調(diào)服,并2-3服愈。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六
【處方】葵子2兩,赤茯苓2兩,漢防己2兩。
【制法】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妊娠身體浮腫,小便不利,灑淅惡寒。
【用法用量】每服1錢(qián),食前以粥飲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五
【處方】冬葵子1合,滑石1兩,瞿麥半兩,丹參半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妊娠十一月不產(chǎn),自由體性。
【用法用量】每服2錢(qián),以水1中盞,入酥1茶匙,煎至6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惠》卷七十七
【處方】冬葵子半兩,石楠半兩,榆白皮(銼)半兩,石韋(去毛)半兩,木通(銼)半兩,滑石1兩(細(xì)研)。
【制法】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小兒石淋,水道中澀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qián),以蔥白湯調(diào)下,1日3-4次。
【摘錄】《圣惠》卷九十二
【處方】葵子、滑石、山梔、蔥汁、螺肉。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孕婦轉(zhuǎn)胞。
【用法用量】貼臍內(nèi)。
【摘錄】《一見(jiàn)知醫(yī)》卷一
【處方】葵子1兩,赤茯苓1兩,白術(shù)1兩,當(dāng)歸1兩(銼,微炒),木香半兩,澤瀉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冷淋,小便數(shù),恒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錢(qián),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圣惠》卷五十八
看了上面的文章我們知道,葵子散結(jié)合了幾種中藥材的功效,將治病和調(diào)理身體進(jìn)行了完美的融合。但要注意的是葵子散也是藥,所以食用的時(shí)候一定要謹(jǐn)遵醫(yī)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