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診斷與治療選擇 此病竟是如此嚴重
要想診斷自己是否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可以從臨床來看,腰痛、僵持續(xù)至少3個月,疼痛隨活動改善,但休息不減輕、腰椎在前后和側屈方向活動受限等,面對這些癥狀,控制炎癥,減輕或緩解癥狀是根本。
一、診斷
1.臨床診斷標準:
(1) 腰痛、僵持續(xù)至少3個月,疼痛隨活動改善,但休息不減輕。
(2) 腰椎在前后和側屈方向活動受限。
(3) 胸廓活動度較同年齡、性別的正常人減少。
2.放射學標準:雙側骶髂關節(jié)炎≥Ⅱ級或單側骶髂關節(jié)炎Ⅲ-Ⅳ級。
確診AS標準:符合放射學標準和1項以上臨床標準。
可能AS標準:①符合3項臨床標準;②符合放射學標準,但不具備任何臨床標準(除外其他原因所致骶髂關節(jié)炎)。
為了對AS早期診斷,1977年Calin等提出AS臨床篩選標準,其標準如下:①40歲以前發(fā)生的腰腿痛或不適;②隱匿發(fā)病;③隱襲性背部不適病史持續(xù)3個月以上;④伴有晨僵;⑤上述癥狀活動后可改善。結合家族史及HLA-B27檢查,上述5條標準中有4條以上符合者可診斷。
二. 治療
AS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無根治方法,亦無阻止本病進展的有效療法。許多病人骶髂關節(jié)炎發(fā)展至I或III級后并不再繼續(xù)發(fā)展,僅少數(shù)人可進展至完全性關節(jié)強直。AS治療的目的:①控制炎癥,減輕或緩解癥狀。②維持正常姿勢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要達到上述目的,關鍵在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采取綜合措施進行治療。AS治療的基本原則:①早期以非手術治療為主。②中后期應積極預防脊柱畸形。③藥物治療中對副作用大的藥物應嚴格掌握適應癥。④對畸形已影響基本生活者,應考慮手術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