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運動驅走節(jié)日綜合癥
白領:節(jié)后害怕上班
“反正對上班有說不清的恐懼,也不愛說話,真不想上班了?!币还景最I王小姐訴苦。春節(jié)期間,王小姐雖然沒有怎么“走親訪友“,但她借了一堆日劇韓劇光碟,每天的任務就是看電視、睡覺,過著悠閑懶散的生活,可惜“幸福時光”總是走得太快,年初八一上班,就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哈欠連天,無精打采,不想與同事交流,不愛說笑,就想逃避上班,逃避上司。
診療實質是不敢面對工作壓力
佛山市某醫(yī)院神經內科張醫(yī)師認為,王小姐擔心的不是上班本身,而是要面對自己無法承受的巨大的工作壓力或者是一直存在的人際障礙。工作壓力大的白領,曾遇挫折又自信心不強者,本身有焦慮癥或抑郁癥的人都是上班恐懼癥的易患人群。
職業(yè)顧問認為,從心理學上講,人們在長假前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的工作壓力下,長期下來作為一種應急機制,心理和身體會相應建立起高度緊張的思維和運作模式,使人能適應高度緊張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來無事可干,原來那種適應高度緊張的心理模式,面對寬松無事的環(huán)境的確會出現(xiàn)不適應的現(xiàn)象,產生失落感。同樣,節(jié)后松弛的心理狀態(tài)也存在再度適應緊張工作環(huán)境的問題,也就是一般所說的節(jié)后綜合征。
建議努力調整心態(tài)
張醫(yī)師說,趨利避害、不愿意面對壓力是人的本性,貪圖舒適和放松不是罪過。我們的身體和神經就像是久繃的琴弦,運行一段時間后必須要休息一段時間。
節(jié)后懼怕上班的人應努力調整心態(tài),隨時間的推移逐漸復原,適應日常的繁忙,癥狀嚴重的還可以借助藥物恢復。單位和企業(yè)在長假之后,也應采取措施令員工“收心”,循序漸進地安排工作,既提醒員工長假已經結束,要進入工作狀態(tài),又不要讓員工一下繃得太緊。
學生:抵觸重返校園
剛上初中的安仔放寒假時曾立下雄心壯志,計劃用一周的時間完成寒假作業(yè),其余的時間用于為上一學年的功課全面查漏補缺,同時還打算參加一些興趣補習班。但堅持了不到一周,安仔的學習勁頭就開始松懈下來。眼看要開學了,安仔的寒假作業(yè)竟然還沒完成,父母一提到開學,他就莫名其妙地煩燥不安,亂發(fā)脾氣,書也看不進。父母著急催促功課時,他就干脆把書本扔到墻壁上,說不想上學了。
診療害怕學習抵觸嚴格的作息規(guī)律
莫珊副主任醫(yī)師說,這是學生中比較典型的“開學恐懼癥”,孩子經過寒假的休息和放松,無論是精神心理還是體力狀態(tài),都處于松弛的狀態(tài),驟然要重新面對學校生活的壓力,包括如何和老師、同學相處,新學期課程的負擔以及日復一日、按部就班的嚴格作息規(guī)律等,不免感到緊張和恐懼,從而產生心理陰影,嚴重時甚至會出現(xiàn)一系列植物神經癥狀:惡心、嘔吐、腹痛等,對上學表現(xiàn)出明顯的抵觸情緒。
每逢新學期開學在即時,都會有不少畏懼開學的學生因出現(xiàn)形形式式的癥狀到醫(yī)院就診,特別是一些學習上自我要求較高和人際關系緊張的中、低年級學生,他們心理上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比較弱,對環(huán)境的轉換難以適應。
診療開學前一周調好生物鐘
莫珊建議家長開學前一周按上學時間給孩子調節(jié)好生物鐘,晚上陪伴孩子一起溫習功課,檢查和督促他們完成寒假作業(yè),以便順利向新學期過渡?!捌鋵嵾@種心理比較常見,大人在節(jié)后也會出現(xiàn)厭惡上班的心理,孩子自我調整能力比較差,表現(xiàn)也就更為明顯?!蹦赫f,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多抽時間陪陪孩子,而不是一味指責孩子作業(yè)沒完成或“心玩野”了,同時準備一些富于積極情緒的“甜言蜜語”,誘導孩子他們重新進入角色,激起他們對集體生活的響往,告知他們沒玩夠的可以等待暑假的來臨。對于孩子尚未完成的寒假作業(yè),家長可坐在旁邊陪伴一段時間,讓他們合理安排時間完成,隨時覺察并撫慰孩子的焦慮情緒。
在給孩子準備新學期的教輔資料,不要擅自購買一大堆輔導書和習題冊,以避免孩子反感,也可以利用逛商場的機會“順便”走進書店,和孩子一同挑選學習用書,自然而然地營造學習氛圍。開學前可讓孩子和同學見見面,還可利用電話、網絡相互交流一下,分享寒假的樂趣和收獲。這樣,家長有意識地讓更多與學校、學習有關的信息“滲進”孩子的生活中,有助消除孩子對開學的恐懼心理。此外,鼓勵孩子定時起床,積極參加體育運動,讓他們擺脫懶散的生活,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