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泡腳好?
現(xiàn)在的生活壓力非常之大,很多人為了養(yǎng)活家庭,供孩子讀書,不得不每天都把時間賣在電腦桌前,所以這也導致了很多人長時間的感覺到身子很虛,沒有力氣。所以泡腳成了大家最愛的方式,那么泡腳到底對于改善我們的身體有用嗎?還有泡腳的時候有什么注意事項要我們?nèi)プ⒁饽兀拷裉炀徒o大家來介紹一下吧!
現(xiàn)代醫(yī)學解讀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腳部有大量神經(jīng)末梢與大腦緊密相連,還密布著許多血管。我國學者張穎清在研究生物的整體與相對獨立部分之間的相關性時,發(fā)現(xiàn)了生物全息律,即生物的組成部分的生物學特性與生物整體相似。他指出,腳底部從足趾到足跟依次分布著人體的頭、頸、上肢、肺、心、肝、胃、十二指腸、腎、小腸、膀胱、下肢等部位的對應區(qū)。用熱水泡腳或揉搓腳底時,其作用會影響到全身各部分,從而對人體整體實施調(diào)節(jié),達到促進睡眠,防治疾病的目的。
首先,熱水有溫和刺激腳部神經(jīng)末梢的作用,可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產(chǎn)生一種良性、溫和的刺激,從而促進大腦皮層進入抑制狀態(tài),加快入睡,使睡眠加深。其次,睡前用熱水泡腳能使腳部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huán)加快,從而改善腳部和下肢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血管彈性,降低局部肌張力。第三,睡前用熱水泡腳可以改善足部營養(yǎng)代謝,促使積累的代謝產(chǎn)物(如乳酸)迅速排泄掉,可有效消除一天的疲勞。還有人研究認為,腳部著涼容易感冒,通過熱水泡腳,會促進呼吸道黏膜發(fā)生變化,故有“頭上風寒腳上起”之說。
注意事項
睡前用熱水泡腳特別適合寒證,如平素怕冷、手足涼,伴有慢性腹泄、痛經(jīng)、冠心病、小便困難等病癥。泡腳后,還可以配合按摩足底相關的反射區(qū),如慢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按摩前列腺、尿道的反射區(qū)等。
對于熱性病患者則不宜泡腳,如高熱、出血、口熱舌干等。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對溫度不敏感,或患有糖尿病、下肢靜脈曲張等,特別要注意水溫,因為這類患者容易并發(fā)周圍神經(jīng)病變,末梢神經(jīng)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知遲純,就容易被燙傷。有些人習慣泡腳時把腳泡得通紅,并認為水溫越高,效果越好。
事實上,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這是因為:
一方面,水溫太高,腳部血管容易過度擴張,人體內(nèi)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水溫太高,容易破壞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干燥甚至皸裂。正在發(fā)育期的小孩尤應注意,如果常用過熱的水泡腳,會使足底韌帶因受熱而變形、松弛,不利于足弓發(fā)育,日久容易誘發(fā)扁平足。
另外,泡腳時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
以15~30分鐘為宜。泡腳過程中,由于人體血液循環(huán)加快,心率也比平時快,時間太長的話,容易增加心臟負擔。另外,由于更多的血液會涌向下肢,體質虛弱者容易因腦部供血不足而感到頭暈,嚴重者甚至會發(fā)生昏厥。其中,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應格外注意,如果有胸悶、頭暈的感覺,應暫時停止泡腳,馬上躺在床上休息。
飯后半小時不宜泡腳
吃完飯后,人體內(nèi)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后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tǒng)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yǎng)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飯后1小時再泡腳。中藥泡腳宜用木盆或搪瓷盆
許多患有足跟痛、失眠、痛經(jīng)、高血壓病的患者,常用中藥泡腳來輔助治療,但不要用銅盆、不繡鋼盆等金屬盆,因為此類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wěn)定,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fā)生反應,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
腳是我們?nèi)梭w穴位最多的一部分,所以,泡腳其實跑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腳,更多地是我么的全身。由此可見,泡腳的好處多多呢!所以,我建議,那些經(jīng)常感覺到?jīng)]有力氣的人們可以嘗試一下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