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肥老太bbw中国熟女,免费男人和女人牲交视频全黄,韩国精品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彩视频第一页

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安全知識 > 正文

地震擠壓傷如何急救及護理

2017-05-30 12:45:4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擠壓傷是外科門診最常見且又最易被忽視的一類疾病。擠壓傷是由擠壓造成的直接損傷[1],即人體的四肢或軀干部在重物的壓迫或擠壓下造成的組織水腫,連續(xù)性中斷或神經損傷等癥狀。

典型的受累部位包括下肢(74%)、上肢(10%)和軀干(9%)。常見于暴力擠壓及壓埋傷,傷害常引起身體一系列的病理改變,甚至腎功能衰竭。嚴重者可危及生命或致終身殘疾。擠壓傷病情變化快且兇險,病死率高達50%~70%。因此,急救期觀察和護理尤為重要。

1 資料

收集本院外科門診2006年1月-2008年12月擠壓傷患者59例,男37例,女22例;車禍傷12例,建筑工程塌方38例,其他類9例;擠壓時間5 min~6 h;擠壓承重25~2 000 kg;擠壓范圍3%~80%不等;治療過程中發(fā)生皮膚壞死22例,腎功衰2例,心率失常8例。治療時間從半個月到三個月,43例痊愈,16例基本治愈出院。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意外傷害及劇烈疼痛,致使患者恐懼和焦慮,醫(yī)護人員應力求讓患者感到心理舒適[2]。醫(yī)護人員應積極治療,精心護理,在進行操作護理時態(tài)度和藹親切,耐心細致,及時給予心理安慰,使患感受到醫(yī)務人員對患者的尊重和對病情的重視,增加患者對醫(yī)務人員的信任感,讓患者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療。

2.2 急救處理

接診病人后:⑴觀察受損部位,盡快解除擠壓因素,縮短受壓時間;⑵受壓肢體予以制動;⑶受傷肢體須平放不可抬高,禁作按摩及熱敷,局部可適當冷敷;⑷立即服用堿性藥物或靜滴5%碳酸氫鈉,控制高血鉀,堿化尿液[3],留置導尿管;⑸及時輸血輸液。現(xiàn)場搶救中注意保護傷口,減輕污染,保持傷口引流通暢,必要時切開引流,清除壞死組織。

2.3 常規(guī)生命體征監(jiān)測

注意觀察體溫、脈搏、心率、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必要時給予吸氧,防止缺氧引起能量代謝障礙如酸中毒,進而導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礙。

2.4 患肢的觀察與護理

密切觀察皮膚溫度、色澤、感覺、運動、血運和動脈搏動情況,每30 min觀察1次,通過皮膚是否正常、顏色是否紅潤、張力是否正常、毛細血管充盈是否迅速、有無動脈搏動等綜合情況來判斷肢體的血運情況。嚴密觀察肢體腫脹程度、肢體末梢循環(huán)狀況、疼痛劇烈程度、功能障礙情況、傷口滲出或壞死情況。依據(jù)臨床患肢腫脹三級分度[4],測量傷肢的周徑,在皮膚上做好標記,以便觀察腫脹程度的動態(tài)變化。讓患者取平臥位,患肢平心臟位置,制動患肢,禁止抬高、熱敷、按摩及活動,否則將加重全身中毒癥狀及局部損傷。對切開減張后的肢體或截肢后的患者還應密切觀察傷口分泌物的性質、量及顏色。如出現(xiàn)不良癥狀,應立即通知醫(yī)生,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以免延誤治療。

2.5 出入量的觀察和護理

尿量是判斷休克程度和急性腎損傷的臨床基本指標,最能反映血容量的情況。尿量減少(尿量<0.5 mL/kg)時間≥6 h是急性腎損傷的診斷標準之一[5]。患者入院后,及時留置導尿管,并記錄每小時尿量、尿色、尿比重、pH等,注意患者有無神志不清、呼吸深慢、煩躁不安、口渴、惡心等腎功能不全表現(xiàn),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為判斷和治療提供依據(jù),以維持良好的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

2.6 并發(fā)癥的護理

高血鉀時,患者表現(xiàn)為煩躁,神志不清,反應遲鈍,肢體感覺異常,麻木無力,繼而面色蒼白,四肢發(fā)冷,反射減退或消失,心跳減慢,心律不齊甚至心跳驟停。當患者出現(xiàn)上述癥狀時,應及時查血鉀或心電圖檢查,并立即處理。注意觀察有無呼吸深長,瞳孔縮小,呼出異味氣體等酸中毒的表現(xiàn);有無全身水腫,咳泡沫樣痰及肺部羅音等水中毒的表現(xiàn);有無嘔吐、煩躁、譫語、昏迷等尿毒癥的表現(xiàn)[6]。

2.7 預防褥瘡

由于患肢嚴重腫脹,移動肢體時疼痛加劇,全身情況差,且常合并有水腫,患者翻身困難,極易形成褥瘡,應高度重視,有條件者可使用氣墊床,做好褥瘡的預防護理。

2.8 飲食護理

應給予低鉀、低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注意新鮮水果、蔬菜的攝入,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必要時靜脈補充高營養(yǎng)、高能量液體。嚴禁吸煙以免導致血管痙攣。

3 討論

擠壓傷病情多變、容易被忽視,其損傷嚴重程度與擠壓時間、擠壓受力輕重、受壓面積成正相關,常可引發(fā)次傷害,即組織壞死、高血鉀、心律失常、心臟驟停、腎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以及多臟器功能衰竭等癥狀。因此對在地震、塌方過程中擠壓時間較長的患者或者受力過大的患者,在解除壓迫過程中,要緩慢減壓,不能立即完全減壓,以便機體有一個適應過程,減少次傷害的發(fā)生。在現(xiàn)場急救護理上應當詢問受壓力、受力面積的大小及擠壓的時間長短,以便評估機體損傷細胞破壞后產生的機體組織無氧代謝、酸中毒、高血鉀癥對機體的系統(tǒng)損害。特別是護理上應當在減壓的情況下對傷處適度加壓包扎,以減少組織擠壓后局部產生的炎性介質、高血鉀、酸中毒的狀況向機體其他部位擴散。護理時應該重視心理治療,創(chuàng)造較好的心理環(huán)境;還要注意生命體征特別是尿量、心率和局部組織水腫緊張度的判定與記錄,為醫(yī)生的正確診斷與治療提供依據(jù)。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拜城县| 钟山县| 连云港市| 金湖县| 陇川县| 桐柏县| 房产| 马公市| 灌阳县| 万年县| 碌曲县| 益阳市| 福海县| 厦门市| 苍溪县| 潼南县| 田阳县| 子洲县| 虹口区| 宜阳县| 武强县| 乌审旗| 岐山县| 榆树市| 桂平市| 栾川县| 双辽市| 台中县| 大丰市| 马关县| 伊宁市| 英吉沙县| 稷山县| 垦利县| 婺源县| 福泉市| 武鸣县| 奉节县| 湖南省| 蕲春县| 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