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個別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糞便的性狀正常,每日排出糞便的平均重量為150~200g,含水分為60%~75%。那么,拉肚子的日常護理有哪些?怎么預防拉肚子?下面,和360常識網(wǎng)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
1、拉肚子的日常護理有哪些
2、怎么預防拉肚子
3、常見拉肚子的原因有哪些

拉肚子的日常護理有哪些
1、觀察腹瀉及其伴隨癥狀和體征,包括肛周皮膚,定時測體重。識別可能導致或誘發(fā)腹瀉的因素,如藥物、細菌或鼻飼飲食等。
2、指導患者及家屬記錄大便次數(shù)、量、顏色及性狀。如果腹瀉的癥狀和體征持續(xù)存在,腸鳴音加大,咨詢及通知醫(yī)生,留取大便標本做便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
3、指導患者正確使用止瀉藥。指導患者避免使用緩瀉藥。
4、評估營養(yǎng)物質(zhì)攝入量。鼓勵少食多餐,指導患者吃少產(chǎn)氣、清淡、易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建議患者暫時不吃含乳糖類食物以排除因食用含乳糖食物導致的腹瀉。嚴重腹瀉者采取讓腸道休息的措施,暫禁食或流質(zhì)飲食,逐步添加粗糙食物,注意補充水分。必要時指導患者或家屬記錄飲食日記。
5、確診為傳染病者,按傳染病疫情管理辦法進行報告及隔離。
6、指導患者臥床休息,減少腸蠕動,注意腹部保暖。
7、防治水和電解質(zhì)紊亂。按醫(yī)囑給予止瀉劑、口服補鹽液或靜脈輸液。
8、維持皮膚完整性。每次排便后用軟紙輕擦肛門,溫水清洗,并在肛門周圍涂油膏以保護局部皮膚。
9、必要時教患者減輕壓力的方法。
10、監(jiān)測食物準備過程的安全性。
11、保持床褥、衣服清潔。協(xié)助患者更換衣褲、床單、被套和清洗沐浴。便盆清洗干凈后,置于易取處。
12、向患者及親屬解釋操作的目的、原因及方法。
13、評估患者的一般情況,每日的排便次數(shù)、量、顏色及性狀。確定患者有無腹瀉既往史。評估患者所用藥物有無胃腸道副作用。急性腹瀉患者,注意流行病學調(diào)查評估;慢性腹瀉患者,詢問既往史、診斷及治療經(jīng)過。
14、評估患者皮膚黏膜情況,了解失水程度。

怎么預防拉肚子
1、急性期禁食
急性水瀉期需暫時禁食,使腸道完全休息。必要時由靜脈輸液,以防失水過多而脫水。
2、清淡流質(zhì)飲食
不需禁食者,發(fā)病初宜給清淡流質(zhì)飲食。如蛋白水、果汁、米湯、薄面湯等,以咸為主。早期禁牛奶、蔗糖等易產(chǎn)氣的流質(zhì)飲食。有些患者對牛奶不適應,服牛奶后常加重腹瀉。
3、根據(jù)病情調(diào)整飲食
排便次數(shù)減少,癥狀緩解后改為低脂流質(zhì)飲食,或低脂少渣、細軟易消化的半流質(zhì)飲食,如大米粥、藕粉、爛面條、面片等。
4、飲食選擇
腹瀉基本停止后,可供給低脂少渣半流質(zhì)飲食或軟食。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如面條、粥、饅頭、爛米飯、瘦肉泥等。仍應適當限制含粗纖維多的蔬菜水果等,以后逐漸過渡到普食。
5、補充維生素
注意復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補充,如鮮桔汁、果汁、番茄汁、菜湯等。
6、飲食禁忌
禁酒,忌肥肉,堅硬及含粗纖維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點心及冷飲等。

常見拉肚子的原因有哪些
1、吃了不干凈的東西
如果不小心吃了被大腸桿菌、沙門菌等細菌污染的食品,或飲用了被細菌污染的飲料后就可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等癥狀。特別是夏天的涼菜,很多小吃店或飯店的涼菜都不衛(wèi)生,容易滋生細菌,人們吃了會引發(fā)腹瀉。這時要及時去看醫(yī)生,吃些藥會好的快。
2、消化不良
有些人吃了過多的油膩食物,或者湯類,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就會腹瀉。就是人們常說的“滑腸了”。針對這種情況,一般只要調(diào)整好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膩食物就會慢慢好起來。
3、食物過敏
如果吃的食物引起過敏,就會導致腹瀉。比如有些人純牛奶喝多了,就容易發(fā)生腹瀉。因此這樣的人要少喝純牛奶,盡量用酸奶代替。
4、肚子受涼
一般是由于晚上沒蓋好被子,讓肚子裸露在外,著涼后就會導致腹瀉。腸胃寒涼過度,容易2、導致功能紊亂,大便糖稀。這種情況通過用開水沖紅糖姜水喝可以較快好轉(zhuǎn)。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chouju3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