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張彩色照片是什么樣子?彩色照片是把感光紙放在照相底片下曝光后經(jīng)顯影,定影而成的人或物的圖片,并能清楚地反應顯影前的人或物的明確色彩的,叫做“彩色照片”。下面就跟360常識網(wǎng)一起具體看看世界第一張彩色照片等相關內容。

簡介
發(fā)展歷史
公元1801年,英國物理學家湯姆斯·楊格(Thomas Young 1777–1829)發(fā)表他的「色彩」研究說:人們的眼睛可以有紅光、綠光、紫光三種視覺神經(jīng)的「色感」感覺。進一步,更宣稱自然界皆因有紅、綠、紫此三種基本的色彩的「混合」,才能讓我們感覺到許許多多,所有的不同顏色。
公元1860年,英國麥斯威爾(Maxwell 1831–1879)研究彩色底片,率先采用三原色之紅,綠,藍分別攝影,再重疊放影之方式,成現(xiàn)彩色影像。這是色彩加色法(Additive Process),此法引發(fā)現(xiàn)今彩色電視機(Color Television)能顯示出彩色的原理。從此,引發(fā)世界攝影由黑白走入彩色的開始。也就是人們所稱謂「彩色攝影時代」的崛起。

1861年,英國麥斯威爾(Maxwell 1831–1879)拍攝了第一張彩色照片。公元1869年,法國科學家迪克奧。―ucos Hauron)是有史以來第一人提出,依畫家將紅、黃、藍三種基本顏料,按不同比例作調和,而制作出彩色照片者。其作品雖不盡人意,但是彩色攝影照相已有了突破。
公元1873年底,德國柏林工科大學教授佛克爾(H.W.Vogel 1834–1898)將火棉膠感光版,浸在苯銨液后,就能感受綠色光,試驗一發(fā)表,鼓動了科學家們,尋找其他色彩的感光增添劑。攝影軟片,最早僅能感應藍色光,再改善可感應紫色光,公元1874年,已可感應黃色光,到公元1881年,更進步可以感應到紅色光。底片到此,已可以對紅、橙、黃、綠、藍、紫等色光有了「色感」,不過,照片的繽紛明麗程度,需要加予改善。
公元1888年,美國發(fā)明家愛迪生(Edison Thomas Alva 1847–1931)制造第一部電影攝影機器(Kinetograph)。長達50呎的軟片上,連續(xù)已拍攝有600幅畫面影像,放影在一大箱內,有一個看孔,供一人可以看到約一分鐘的景物,也就是在中國稱之謂「看西洋片」。
公元1889年,愛迪生與伊斯曼合作,建立今后的電影及照相機,膠片的格式與邊絞孔距。這是制造攝影器材全世界「標準化」的開端,其意義重大。
公元1894年2月,愛迪生首建世界上第一座電影拍攝廠棚,拍攝第一部影片運囚車(Black Maria),接著「看西洋片」風靡於世。
公元1891年,法國物理學家李普斯(Lippmann Gabriel 1845–1921)公布不用染料,新穎的彩色攝影方法。他是巴黎大學著名教授,因首位以科學方法制作出「彩色攝影感光版」,在公元1908年榮獲諾貝爾獎。他利用科技在一張全色感光乳劑上,加層反光汞,使光影通過感光乳劑,再反映回來與射入光影「干涉」成潛影,其潛影會接受,各色彩有不同影像,觀看時很明顯,鮮艷真實?墒牵蚶钇账狗椒ㄖ瞥龅牟噬灼^程很復雜,不能重復印制,又需很長時間的曝光,所以不能夠普及。但是他應用科學於攝影上的開發(fā),居功甚鉅,諾貝爾獎頒授,實至名歸。
公元1894年,法國盧米埃爾兄弟(Lumiere August and Louis 1862.1864–1954.1948)發(fā)明出真正彩色底片,這是公認「彩色攝影」革命性的大事。盧米埃爾兄弟,是世界上從未見到,制造攝影器材的偉大發(fā)明家。兄弟倆未到二十歲,就創(chuàng)辦一家制造攝影器材工廠,在公元1904年,已產(chǎn)銷了近二百萬張底片。
盛行
中國國內是彩色照片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盛行,并在國內一線城市流行。如果盛行是指廣泛使用的話,當時先用的是非數(shù)碼的相機,后用的是數(shù)碼相機。它的鋪開不是光是膠片價格決定的,因為彩色沖洗不是自己能做的,所以要看配套設施的的發(fā)展,所以真正在國內普遍應用是在九十年代,因為沖印設備開始普遍應用。
國外盛行大概是在60年代。彩照發(fā)明是在1839年美國攝影大師萊維·希爾發(fā)明的,從此以后繽紛多姿的天然色彩一直是攝影師們熱烈追求的目標。當然在這以前,一些顧客往往要求攝影師們?yōu)樗麄冊谡掌线M行手工著色,但這些人工上色與真實的色彩實在是相去甚遠。
世界第一張彩色照片
1861年5月17日,倫敦皇家學會舉行物理學教授關于《三種基本顏色的理論》的報告會。麥克斯韋決定在報告會上用實踐來證明他的三種成分理論的正確性,為了制出物證,他和助手在明亮的陽光下,以黑色天鵝絨屏幕作鋪襯,拍攝用三色彩帶扎成花結的照片。
他們分三次拍攝,每拍一次都得更換濾光器。然后,在報告大廳里掛著三盞吊燈,吊燈上都有玻璃攝像正片,在每盞燈的透光鏡上面都安置了分別裝有紅、藍、綠三種基本色源的濾光器。

準備好了以后,麥克斯韋向助手示意,點燃了吊燈,閃爍著白光又稍帶一點淡藍色的色彩。人們拭目以待奇跡的出現(xiàn)。突然,第一盞燈的紅光穿過整個大廳,然后是綠色和藍色的光在空氣中閃爍。
當這三種彩色圖像投射到白色屏幕上,它們的組合產(chǎn)生了奇妙的彩色圖像,就如用畫筆飽蘸了質地純正的顏料畫出來的一樣。
這樣,他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事實驗證了他的三種成分的理論。這一天也就是彩色照相公布于世的紀念日。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chouju3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