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先進的導彈有多先進?東風-41彈道導彈(代號:DF-41,北約代號:CSS-X-10),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裝備的一種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是東風-31彈道導彈的一種發(fā)展改進型。下面就跟360常識網(wǎng)一起具體看看中國最先進的導彈等相關(guān)內(nèi)容。

東風-41彈道導彈采用三級固體燃料火箭作為動力,最大射程可達約12000-14000千米,其牽引車能在公路上進行機動,具有一定的越野性能,導彈還采用了電腦控制的慣性制導系統(tǒng),提高了命中精度。東風-41彈道導彈于1984年立項,由中國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制,1994年試射定型,2010年交付,2012年至2016年進行了多次發(fā)射,預計2018將入役使用。
發(fā)展沿革
研制背景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提出了需要具備戰(zhàn)略核威懾反擊能力,因此需研制一種能夠打擊前美國本土任何一地區(qū)的固體燃料洲際導彈,用來代替液體燃料的東風-5彈道導彈,中國國防科委向航天部第一設(shè)計院下達了研制固體燃料多彈頭洲際導彈的命令。
中國提升核導彈實力與美國的反導計劃有關(guān),實屬迫不得已,美國研制和裝備了陸基中段攔截系統(tǒng),THAAD末端高空區(qū)域防御系統(tǒng)(即薩德)、“愛國者”末段反導系統(tǒng),;皹藴-3”反導系統(tǒng)等,組成戰(zhàn)區(qū)和國土防御結(jié)合、陸基;Y(jié)合的多層反導網(wǎng)絡(luò),這對中國的戰(zhàn)略核威懾力遭遇挑戰(zhàn)。
建造沿革

1984年,東風-41導彈項目立項,工程編號204工程。1991年,東風-41解決固體燃料問題。1994年,東風-41進行首次高彈道試射成功定型,研制工作歷時十年。
1999年10月1日,東風-41原計劃參加中國建國50周年國慶閱兵,但是因為當時載車未能得到解決,所以被中國中央軍委取消。1999年,東風-41進行計算機模擬的打擊美國本土目標全程試射,獲得成功。
2010年,東風-41導彈交付使用。
2012年7月24日,東風-41導彈在公路機動導彈發(fā)射車上進行了首次試射。
2013年12月13日,中國二炮部隊(后改為火箭軍)在中國山西省中部某導彈基地進行了東風-41導彈的第二次公路機動導彈車試射。
2014年12月13日,東風-41導彈進行了一次成功試射,主要測試了多彈頭獨立重返大氣層載具技術(shù),意味著其首次完成多彈頭戰(zhàn)斗部試驗。
2015年8月5日,中國在山西省五寨導彈試驗發(fā)射基地進行了一次東風-41導彈試射,導彈攜帶了兩枚獨立制導的模擬核彈頭,意味著該型號導彈已經(jīng)進入實戰(zhàn)部署階段。
服役歷程
2015年12月4日,東風-41彈道導彈進行了“鐵路彈射”試驗。
2016年4月19日,中國進行可分導的新型東風-41彈道導彈試驗,2018年預計將全面部署。
技術(shù)特點
設(shè)計特點
東風-41彈道導彈是東風-31彈道導彈的發(fā)展改進型,比東風-31導彈的主要提升,即可以攜帶分導式多彈頭
(MIRV),[14]與單彈頭導彈相比,MIRV導彈的前三級沒有區(qū)別,多出來的是彈頭母艙(post boost vehicle,PBV),也被稱為第四級或上面級。彈頭母艙里裝著的當然是多枚核彈頭,此外還有氣球誘餌、箔條等干擾設(shè)備。在與第三級分離后,彈頭母艙的發(fā)動機點火工作,變軌,釋放核彈頭。一般來說,有多少枚核彈頭,彈頭母艙就需要進行多少次變軌,這樣多枚核彈頭就能分別攻擊散步在數(shù)百公里范圍內(nèi)的多個目標。洲際導彈的射程與投擲重量息息相關(guān),彈頭質(zhì)量及數(shù)量則最后決定了投擲重量,而彈頭母艙的重量也需要算進投擲重量里面。按照正常技術(shù)水平,東風-41導彈的近限死區(qū)應該達到3500千米以上,但是該型導彈采取了全新的控制方式,優(yōu)化了彈體結(jié)構(gòu)和發(fā)動機,使近限死區(qū)大大縮小。
攻擊能力
中國的地理位置處于中緯度地區(qū),就是東北地區(qū),陸基洲際導彈從北方發(fā)射,取最短航程的大圓航線,要覆蓋包括紐約、華盛頓在內(nèi)的美國東海岸地區(qū),都需要飛行12000千米,因此要想形成威懾必須保證射程而減少分導彈頭的數(shù)量。彈道導彈的運載能力有限,彈頭攜帶得越多,能達到的最大射程越近;而要射程盡可能大,就只能少帶核彈頭。

東風-41導彈因此可以視情況攜帶多枚約50萬當量的分導式多彈頭(每枚重約200千克),但僅在攜帶3-4枚核彈頭時,才能保證11000公里的最大射程,覆蓋美國全境。東風-41導彈不用像潛射導彈那樣,為了縮短長度而將第三級發(fā)動機套在彈頭母艙中心,它的彈頭母艙有足夠空間放進10枚核彈頭,但此時射程可能會下降至6000公里左右,失去了威懾意義。東風-41導彈的各分導核彈頭可同時摧毀不同目標,還能發(fā)射模擬核彈頭的虛假彈頭,以干擾反導系統(tǒng)的工作[17],由于采用了電腦控制的慣性制導系統(tǒng),命中精度得到了提高。
估計新一代“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為12000-14000千米,可以攜帶單彈頭,或3枚、6枚甚至10枚多彈頭分導式再入飛行器(MIRV)彈頭。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chouju3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