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村是哪個村?華西村隸屬于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zhèn),位于江陰市區(qū)東,華士鎮(zhèn)西。從2001年開始,華西通過“一分五統(tǒng)”的方式,幫帶周邊20個村共同發(fā)展,建成了一個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達30340人的大華西,組成了一個“有青山、有湖面、有高速公路,有航道、有隧道、有直升機場”的鄉(xiāng)村。下面就跟360常識網一起具體看看中國第一村等相關內容。

歷史沿革華西村
1957年原屬瓠岱鄉(xiāng)的華西村,1957年撤區(qū)并鄉(xiāng)后,改屬華墅鄉(xiāng),取名華墅鄉(xiāng)第23高級社。吳仁寶任華士鄉(xiāng)第23高級社黨支部書記。
1958年8月,23社與附近的泰清、馬橋、立新三個高級社合并,稱躍進社,吳仁寶改任躍進社黨支部書記。
1961年10月15日,華墅人民公社17大隊,分為華西因在華墅人民公社最西邊,故名。吳仁寶任華西大隊黨支部書記。華西村原叫華西大隊,華西大隊初建時,人口667人,集體資產2.5萬元,欠債1.5萬元,人均分配53元。
1964年冬,華西村制定了“五個一”的《華西十五年遠景規(guī)劃》。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華西村就是農村的先進典型,實行以隊為基礎的核算方式公社、大隊、生產隊三級所有,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華西村實行大隊統(tǒng)一核算。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農村推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改革,在農村取消人民公社之后,華西大隊改為華西村。
1996年被農業(yè)部評定為全國大型一檔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2001年開始,組成了一個“有青山、有湖面、有高速公路,有航道、有隧道、有直升機場”的鄉(xiāng)村。
2001年6月,華西村周邊的三個行政村加盟華西村,合并成為華西一村。
2012年,華西村總收入524.5億,華西村旗。

下華西集團1996年被農業(yè)部評定為全國大型一檔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2010年,華西村的人均收入達8.5萬元,而同期,上海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過3萬元多點。
2015年,華西村周邊的20個經濟薄弱村加入華西村大家庭。
2016年,中國最富有的六個村子之一。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chouju3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