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樣跟師襄子學琴的?此事給后人何啟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東周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人,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被后世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他的言行思想被記錄在《論語》一書里。
孔子學琴的故事在《史記?孔子世家》和《孔子家語?辨樂解》里都有記載。
話說孔子年輕的時候,曾向魯國一位叫師襄子的樂官學琴,這位樂官名襄,被人尊稱為襄子,師不是他的姓,而是周朝對樂官的稱呼。
孔子跟師襄子學琴以后,師襄子對孔子說:“這首曲子你已經(jīng)彈得不錯了,可以學新的曲子。”孔子回答:“不行啊,我還沒有掌握它的彈奏技巧呢?!?/p>
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對孔子說:“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掌握了這首曲子的彈奏技巧,可以學新曲子了?!笨鬃诱f:但我還沒有體會到這首曲子的意境啊。
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你已經(jīng)體會到它的意境,這回可以學新曲子了。”孔子卻說:“我還不知道這首曲子是誰作的啊?!?/p>
就這樣,孔子始終在彈奏同一首曲子。有一天,孔子在彈奏中忽然心有所悟,他站起來眺望著遠方說:“我知道這首曲子是誰作的,這個人皮膚黝黑,身材修長,胸懷開闊,志向高遠,除了周文王還會是誰呢!”
師襄子聽后馬上站起來,一邊向孔子行禮一邊說道:“你真是圣人啊,這首曲子就叫作《文王操》?!?/p>
從這個“孔子學琴”的故事可以看出:1.孔子學琴不是淺嘗輒止,而是端正心態(tài),精益求精。2.孔子彈琴時心意專一,人與曲合,從而豁然貫通,心有所得。3.孔子是通過學琴這種日?;顒觼眄频Z意志,鍛煉心性,是從事上練起。而這些恰恰就是儒家修身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