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元服飾 元代男服辮線襖
2016-12-28 11:13:4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dǎo)語:蒙古族男子,戴一種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有方圓兩種樣式,頂中裝飾有珠寶。辮線襖的樣式,為圓領(lǐng)、緊袖、下擺寬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縫
蒙古族男子,戴一種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有方圓兩種樣式,頂中裝飾有珠寶。辮線襖的樣式,為圓領(lǐng)、緊袖、下擺寬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縫以辮線制成的寬闊圍腰,有的還釘有鈕扣,俗稱“辮線襖子”,或稱“腰線襖子”。辮線襖產(chǎn)生于金代,至于大規(guī)模使用則在元代,最初可能是身份低卑的侍從和儀衛(wèi)的服飾,后來穿辮線襖已不限于儀衛(wèi),尤其是在元朝后期。一般“番邦”侍臣“官吏形象,大多穿此服。這種服飾一直沿襲到明代,不僅沒有隨著大規(guī)模的服制變易而被淘汰,反而成了上層官吏的裝束,連皇帝、大臣都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