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奇!那些不被世人所知的歷史真相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在我們?nèi)粘S谜Z的背后還隱藏著諸多的歷史趣聞呢?大家一起看看吧。
1.為什么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
漢朝,長安街上有個夫妻開的豆腐店,老板娘生得漂亮,風(fēng)情萬種,人稱”豆腐西施”。為招徠顧客,難免有賣弄風(fēng)情之舉,引得周圍男人老以”吃豆腐”為名到豆腐店與老板娘調(diào)情,趁付銅板時摸摸老板娘的纖手等。后來,”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輕薄女人的代名詞。
2. 拍馬屁是怎么來的?
一說是元代蒙古人有個習(xí)慣,兩人牽馬相遇,要在對方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騎手遇到烈性馬便拍拍馬屁股,使馬感到舒服,隨即乘勢躍身上馬,縱馬而去。三是蒙古人愛馬,如果馬肥,兩股必然隆起,所以見到駿馬,總喜歡拍著馬屁股稱贊一番。
3.為什么是替罪羊而不是替罪狗?
圣經(jīng)《舊約》:挪亞后有個叫亞伯拉罕的閃族人,他99歲得一子。一天,耶和華突然降臨,要他殺子以撒獻祭。以撒不知自己是祭品,跟隨父親上山,亞伯拉罕準備好一切,正將兒子放上祭壇欲動刀時,天使飛來拉住其手,不準他殺子,告訴他只是耶和華的考驗,并改用羊來做為祭品。這就是替罪羊的來歷。
4.黃臉婆
古代女性所用的化妝品落后,一般所用的搽臉粉含鉛,有毒性,長期使用會導(dǎo)致臉色變黃。古代女性所用的化妝品有毒性,長期使用會導(dǎo)致臉色變黃所以年紀愈大的女性,受害時間愈長,受害愈深。故年長一些的女性就會呈現(xiàn)"黃臉婆"的癥狀。
5.稱太監(jiān)為“公公”的來歷
古人為啥將太監(jiān)稱作公公,太監(jiān)應(yīng)稱作“宮公”,就是被閹割的男人,受過宮刑,由于讀音相同而念成“公公”。
6.哪壺不開提哪壺的來歷?
早年,有父子倆開了一個小茶館。知縣白老爺是一個貪財好利的主兒,經(jīng)常來白吃白喝。雖然父子倆受不了,但也沒辦法。有一段時間老掌柜病了,小掌柜司爐掌壺。等老掌柜病好以后,發(fā)現(xiàn)縣太爺再沒來了。問其緣由,小掌柜一笑說:"我給他沏茶,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7.男女之事咋稱“桃花運”?
桃花運曾有朝代認為是女子涉淫行為,但是《詩經(jīng)》中有一首詩"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描寫的卻是女子出嫁時的美好情景。又有《周易》里"子午卯酉"是地支中代表"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四個方向的,當(dāng)"四象交會",桃花會盛開,此時求感情最好,因此人們把愛情稱作"桃花運"。
8.吃醋
唐代《朝野僉載》里記載:房玄齡怕老婆很有名,一直不敢娶小妾。唐太宗想賞幾個美女給自己的愛卿,結(jié)果被魏征勸阻了?;实叟蓛?nèi)侍去房玄齡家里去打探口風(fēng),結(jié)果房夫人一哭二鬧三上吊,外加一頓拳腳撕咬,老房衣冠不整幾乎不能上朝,皇帝御駕來老房家下旨:天子欲賜十二名女子于房玄齡照顧飲食其居,以表彰房丞相,如果你應(yīng)允這件事,賜美酒一杯;如果你不允此事,朕賜你毒酒一杯。房氏“寧妒而死”拿起毒酒一飲,而盡結(jié)果呢?結(jié)果不過一杯醋而已,寧可死,也要吃醋。濃濃的酸意里卻浸透著對夫君無限的愛。
9.為什么叫不三不四?
古人稱天為一、地為二。所以天地相加為三,三即成為整體的代表,比如:三部曲、三省、三思、三人行等等;而對于四則稱之"周全",亦有稱心如意的意思,比如四大金剛、四大家、四體、四藝、四書等等。所以把"美好事物"之外的,行為不端的人統(tǒng)稱為"不三不四"。
10.亂七八糟
發(fā)生在西漢時期的同姓王聯(lián)合大叛亂"七國之亂"和西晉時晉朝皇室內(nèi)宮爭權(quán)奪利的"八王之亂"。給當(dāng)時的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zāi)難,社會生活被搞得一團糟。后來人們便將這兩次叛亂聯(lián)系起來,構(gòu)成了"亂七八糟"這句成語。
11.二百五的來歷?
蘇秦一直努力說服六國聯(lián)合抗秦,史稱"六國封相"。但蘇秦在齊國的時候被刺客殺了,齊王為了抓出刺客,特貼出告示,聲稱蘇秦為大內(nèi)奸,刺殺蘇秦者賞金千兩。告示一出,立刻有四個上鉤,聲稱是自己所為。齊王正恨刺客牙癢,怒:千兩黃金每人二百五,順便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砍了!
12.跳槽?
"跳槽"原是青樓語,在明清時代,這句話卻含有狎邪之意。最早這個詞是說妓女的.一個妓女和一個嫖客纏綿了一段之后,又發(fā)現(xiàn)了更有錢的主,于是丟棄舊愛,另就新歡,如同馬從一個槽換到了另外一個槽吃草,這種另攀高枝的做法被形象地稱為"跳槽"。如今"跳槽"被當(dāng)成變換工作的代語。
13.“胡說八道”的來歷
原指胡人到內(nèi)地講解佛經(jīng)。胡,中國古代對西、北部少數(shù)民族的稱呼。胡說∶胡人說講。八道,而不信佛的人認為,胡人講解佛經(jīng)是說荒誕之言。胡人講解佛經(jīng)八圣道在詞語上可簡作胡說八道。故后世以胡說八道、一派胡言等詞語喻不可信。今泛指一切沒有根據(jù)的說法。
14.犬子的來歷
"犬子"本是司馬相如小名,《史記》記載,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學(xué)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他長大后,也覺得名字不好聽,加上又仰慕藺相如的為人,自己便更名為相如。但司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斷為人所知。人們便爭相效仿,謙稱自家兒郎,用上了"犬子"一詞。
15.“倒楣”的來歷
“倒楣”一詞本是江浙一帶的方言,指事不順利或運氣壞。此語產(chǎn)生的時間算來不長,大約在明朝末年。那時候,中于“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嚴重地限制了廣大知識分子的聰明才智的發(fā)揮,加之考場舞弊之風(fēng)甚盛,所以一般的讀書人要想中舉是極不容易的。為了求個吉利,舉子們在臨考之前一般都要在自家門前豎起一根旗桿,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楣”。考中了,旗桿照豎不誤,考不中就把旗桿撤去,叫做“倒楣”。
16.智囊一詞的來歷
戰(zhàn)國時期,秦惠王有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公子疾。公子疾初任庶長,因戰(zhàn)功封為嚴君。秦武王時,與甘茂分別為左右丞相。公子疾為人滑稽多謀,但因患癭疾,頸前長了一個大囊腫,被秦人戲稱為"智囊"。"智囊"一詞后來逐漸轉(zhuǎn)意,由指人身體上的囊腫,變成指聰明的人。
17.“狗屁不通”的來歷
這個成語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沒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頭來散發(fā)體內(nèi)的燥熱?!肮菲げ煌ā本褪侵腹返纳眢w這個特點,“屁”是污濁的象征,對于文理不通的東西,以屁來喻,也就將就吧!
18.“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來歷
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意思是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或者是年齡大的人也要隨其生活一輩子。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俗語轉(zhuǎn)音成雞成狗了。
19.“不見棺材不落淚”的來歷
本是“不見親棺不落淚”,并不是見了任何棺材都落淚。訛變?yōu)椤安灰姽撞牟宦錅I”,如果不管誰的棺材,只要見到就落淚,那就有點太莫名其妙了。
20.“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來歷
“皮匠”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指“副將”,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流傳中,人們將“裨將”說成了“皮匠”。
21.宰相肚里能撐船的來歷
宋時宰相王安石中年喪妻,續(xù)娶了一妾名喚姣娘。老夫少妻的生活,使得姣娘私下與年輕仆人偷情。王安石知道后,本來火冒三丈,但一忍再忍,干脆在中秋節(jié)對詩的時候,誘使姣娘講出實情,但姣娘一句"宰相肚里能撐船"讓王安石深知其苦,即賜銀千兩,送姣娘與仆人成婚。
22.“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來歷
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不過這個我還能理解點,因為好像四川那邊管鞋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23.“有眼不識金鑲玉”的來歷
本是“有眼不識荊山玉”。荊,指古代楚國;“荊山玉”,是玉匠在荊山發(fā)現(xiàn)玉的。
24.“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來歷
本是“不到烏江心不死.烏江,項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烏江訛變成黃河,真是讓人無從解釋了。
25.為什么高貴的女婿要叫金龜婿?
金龜婿與唐代官員的佩飾有關(guān)。唐初規(guī)定,內(nèi)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符、魚袋。金龜婿與唐代官員的佩飾有關(guān).魚符以不同材質(zhì)制成,"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其位、姓名。"魚袋也是"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能佩戴金龜(或金龜袋)均是親王或三品以上官員。后世遂以金龜婿代指身份高貴的女婿。
看完這些你是否會對我們古老的文化而心生感嘆呢?中華文明如此博大精深,實在是我們的驕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