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攻克北京后為何馬上就失???另有隱情
在明朝末尾,李自成發(fā)動農(nóng)民起義號稱大順軍,最終攻克北京城,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明朝滅亡。
在李自成進入北京城后,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軍需的問題,龐大的軍隊需要足夠的軍餉。而此時明朝的府庫已經(jīng)是空空如也。
李自成想出了個辦法來解決軍需,對明朝官員課以不同數(shù)量的罰金,并以此作為制度,以此來籌集一筆軍費。
對于那些臭名昭著的貪官來說,更要進行抄家,逼他們交出全部的私產(chǎn)。對那些拒絕效力的官員直接沒收財產(chǎn),而那些少數(shù)清廉的官員,則讓他們自愿捐款。
這項制度雖然看似很合理,但輪到低下的去執(zhí)行的時候就變了聞了,罰金和贖金之間變得模糊不清。贖金只是家產(chǎn)的一部分,然而贖金一變罰金,不但家產(chǎn)全部收繳,自己的性命也很難保全。很快這種行為就更變本加厲,甚至波及到了平民百姓,李自成也因為怕發(fā)生兵變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很快,大順軍的士兵開始搜查平民宅院,搶奪財物。隨后,他們又開始欺辱房東。在街上,他們隨意沖撞行人,或者鞭打躲避不及的人。最初,這些士兵只是調(diào)戲茶樓里的侍女和歌女,到了后來竟直接去強搶良家女子。
李自成本想改朝換代成為堯舜禹,而現(xiàn)在只是成為了一個傀儡。在其他將領眼中,李自成最多算個合伙人,帶頭大哥之類的人物,根本管不住自己的手下。
后來甚至在朝堂上,這些將領甚至說出了:“皇帝之權(quán)歸汝,拷掠之威歸我,無煩言也。”意思是,你當皇帝,我們劫掠,別和我們廢話了,聽到這樣的話李自成選擇沉默,因為他根本無力對抗,但這群烏合之眾沒多久就在滿清入關時被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