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香散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機(jī)能,滋潤修復(fù),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參香散。
桔梗 枳實(shí) 陳皮 桑白皮 青皮 麥門冬 大腹皮各15克 紫蘇子 香附子 茯苓各18克 木香12克
【制法】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主脾虛作脹,痞氣。
【用法用量】每服24克,水400毫升,加生姜3克、棗子5枚,燈心20莖,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
【摘錄】《袖珍方》卷三
【處方】人參1兩,黃耆1兩,白茯苓1兩,白術(shù)1兩,山藥1兩,蓮肉(去心)1兩,縮砂仁半兩,烏藥半兩,橘紅半兩,干姜(炮)半兩,甘草(炙)3分,南木香1分,丁香1分,檀香1分,沉香2錢(一方有炮熟附子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常服補(bǔ)精血,調(diào)心氣,進(jìn)飲食,安神守中。主心氣不寧,諸虛百損,肢體沉重,情思不樂,夜多異夢,盜汗失精,恐怖煩悸,喜怒無時,口干咽燥,渴欲飲水,飲食減少,肌肉瘦瘁,漸成勞瘵。
【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1大盞,加生姜3片,大棗1個,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錄】《三因》卷十三
【處方】人參3錢,官桂3錢,甘草3錢,半夏5錢,桔梗5錢,枳實(shí)5錢,陳皮5錢,桑白皮5錢,青皮5錢,麥門冬5錢,大腹皮5錢,紫蘇子6錢,香附子6錢,茯苓6錢,木香4錢。
【功能主治】一切氣,脾虛作脹、痞氣。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8錢,水2盞,加生姜、大棗、燈心20莖,煎至1盞,去滓,食前服。
【摘錄】《袖珍》卷三
【處方】人參、丁香各等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2錢,空心熱米飲調(diào)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五
【處方】人參、白術(shù)、香薷、半夏(泡)、陳皮、茯苓、扁豆(炒)。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小兒伏熱吐瀉,虛煩悶亂,飲引不止。
【用法用量】水1盞,加生姜3片,煎服。
【摘錄】《袖珍小兒》卷六
【處方】人參3分,木香3分,蓽茇3分,半夏(湯洗7遍,炒)3分,芍藥(炒)3分,大腹(銼)3分,高良姜半兩,丁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芎?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心疼不食,兩脅刺痛,壅悶。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炒生姜湯調(diào)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五
【別名】二香散
【處方】罌粟殼(蜜炙)4兩,木香2兩,人參(去蘆頭)1兩,乳香半兩(別研)。
【制法】上前3味為細(xì)末,次入乳香和勻。
【功能主治】腹痛下痢,日夜頻并。
【用法用量】二香散(《普濟(jì)方》卷二)○七)。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七
通過上面對參香散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對中醫(yī)方劑非常推崇這話不假,方劑從古代便伴隨人們一直到現(xiàn)在。到了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方劑也被人們研究出來,并且大受人們的喜愛。這些非傳統(tǒng)的方劑,不僅天然無公害,而且還有這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