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鈉血癥是我們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病因是鈉的流失或者損耗。細胞腫脹是低鈉血癥最嚴重的癥狀表現(xiàn)。出現(xiàn)病癥會個人帶來一定的痛苦,影響人的生活質量,所以,如患上低鈉血癥,一定要及時治療,以免病情加重。那低鈉血癥吃什么好?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wǎng)一起了解低鈉血癥的相關知識吧!
本文目錄
1、低鈉血癥的癥狀是什么?
2、低鈉血癥是怎么引起的
3、低鈉血癥怎么辦

低鈉血癥的癥狀是什么?
1、缺鈉性低血鈉癥
這種癥狀是由于血清中的鈉離子濃度下降引起的,而且不僅是血清中,身體和細胞內的鈉離子總量也是減少的,也稱為低滲性缺水。
2、稀釋性低血鈉癥
這是由于身體攝取水分過多,導致血液中的鈉離子濃度被稀釋引起的。血清和細胞內的鈉離子濃度因為水分過多增加而下降,但身體的鈉離子總量并沒有很明顯的變化。
3、轉移性低血鈉癥
這是低血鈉癥中很少見的一種,指的是由于鈉離子數(shù)量不足,導致細胞外的鈉離子向細胞內轉移。結果就是血清中的鈉離子濃度下降,而細胞內的鈉離子濃度增加。
4、特發(fā)性低血鈉癥
這種低血鈉癥一般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尤其是惡性腫瘤、肝硬化晚期、營養(yǎng)不良和其他慢性疾病晚期患者。病因可能是因為人體細胞內的蛋白質分解消耗過多,導致細胞內的水分轉移到了細胞外面,也成為消耗性低血鈉癥。
5、高滲性低血鈉癥
這種癥狀一般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沒有控制好、甘露醇靜脈滴注使得血液中的滲透活性物質增加,導致細胞內的水分轉移到了細胞外面,從而使得血清中的鈉離子濃度下降。

低鈉血癥是怎么引起的
1、總體鈉減少的低鈉血癥
體液丟失時,溶質丟失超過水分丟失,即低滲性脫水。此種情況見于失鈉大于失水,見于腎外丟失和腎丟失鈉。根據(jù)尿排鈉情況可區(qū)別,尿鈉濃度Na>20mmol/L為腎丟失鈉增多,<20mmol/L為腎外丟失。
(1)引起腎鈉丟失的病因 利尿藥的過度使用;②鹽皮質激素缺乏,使腎小管重吸收鈉減少;③失鹽性腎炎。伴有腎小管性酸中毒和代謝性堿中毒;④酮尿等(包括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饑餓、酒精性酮尿)。
(2)引起腎外鈉丟失的病因 ①胃腸道丟失,如嘔吐、腹瀉、第三腔隙體液潴留、燒傷、胰腺炎及胰腺造瘺和膽瘺等;②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腦鹽耗損。
2、總體鈉正常的低鈉血癥
(1)糖皮質激素缺乏 一方面使腎水排泄障礙,在沒有血容量縮減的情況下ADH釋放也可增多(非滲透壓性ADH釋放),另一方面腎臟血流動力學發(fā)生障礙,在沒有ADH釋放增加的情況下,可使集合管通透性增加。
(2)甲狀腺功能減低 由于心輸出量和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導致以ADH為介導的腎內機制發(fā)生紊亂。
(3)急性精神分裂癥有發(fā)生低鈉血癥傾向,其機制是多因素的,包括渴感增加(多飲)、ADH釋放的滲透壓調節(jié)輕度缺陷、低血漿滲透壓情況下有ADH釋放、腎臟ADH的反應性增加和抗精神病藥物。
(4)藥物引起的低鈉血癥 其機制是ADH介導,或增加ADH釋放,或增強ADH的作用。
(5)ADH分泌過多綜合征(SIADH) 尿中Na濃度常>20mmol/L。
3、總體鈉增加的低鈉血癥
這類低鈉血癥的患者雖然有總體鈉增多,但由于體內有水潴留,故血鈉降低。

低鈉血癥怎么辦
低鈉血癥是指的血清鈉小于135mmol/L,稱為低鈉血癥。臨床上是比較常見的,特別見于老年人,主要可以出現(xiàn)軟弱,乏力,惡心嘔吐,頭疼,嗜睡,肌肉痛,神經(jīng)精神癥狀和可逆性的共濟失調,主要是由于飲食差,再有的就是丟失過多,還有一些原發(fā)疾病都是有關系的治療的話主要是補充濃氯化鈉來進行治療,飲食中可以稍加鹽分。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chouju3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