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唇炎多發(fā)病于下唇,也可見于上唇及頰部黏膜。表現為唇部腫脹增厚,睡眠過后上唇和下唇常粘到一起。唇紅緣及唇內黏膜可見針頭大小的紫色斑點,有黏液腺導管口,可觸及結節(jié)。那么,什么是腺性唇炎?腺性唇炎有哪些癥狀?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
1、什么是腺性唇炎
2、腺性唇炎有哪些癥狀
3、腺性唇炎有哪些并發(fā)癥

什么是腺性唇炎
腺性唇炎(glandularis cheilitis)又稱口唇黏液腺炎(myxadenitis labiaris),是唇部黏液腺增生性疾病,伴有導管擴張和不同程度的炎癥反應,易繼發(fā)感染。本病與中醫(yī)“繭唇”相類似,如《外科證治全書》記載:“唇上起白皮小泡,漸漸腫大如蠶繭,或唇下腫如黑棗,燥裂癢痛,皆七情火動傷血”。
腺性唇炎比較少見,下唇多發(fā),偶為上唇或上下唇同時發(fā)病。多見于中年男性,常因風吹日曬和沙塵多的環(huán)境,以及吸煙為刺激因素。唇部腫脹并伴有細菌感染,有先天遺傳和后天獲得兩種可能。

腺性唇炎有哪些癥狀
1、深部化膿性腺性唇炎
可累及唾液腺及腺管,為唇部感染伴有膿腫 和瘺管形成,膿腫反復發(fā)作與瘢痕交互存在,經過緩慢,擠壓唇部可排出膿性液體,唇部增大,自覺疼痛和不適,全身癥狀一般不明顯,有報道40歲以上的本型唇炎,經久不愈時,可發(fā)生惡變。
2、單純型腺性唇炎
最常見,其唾液腺增生,導管擴張而無炎癥反應,特征性表現為唇部有數個到數十個2~4mm大的黃色小結節(jié),中央下凹,管口擴張,可擠出黏液樣物質,唇黏膜潮濕,結痂 ,肥厚,唇部增大,可達正常人的2~3倍,若伴繼發(fā)感染 可發(fā)展成化膿性病變。
3、淺表化膿型腺性唇炎
又稱Baelz病,本型只侵及導管而唾液腺本身無影響,唇部腫脹,疼痛,質較硬,伴淺表性潰瘍 ,表面結痂,痂下有膿性分泌物 ,去痂皮后,露出紅色潮濕基底部,擠壓時可排出微混或膿性液體,進入慢性階段后,黏膜表面可呈白斑病樣改變。

腺性唇炎有哪些并發(fā)癥
1、灰指甲
皮膚的完整性被破壞,造成真菌感染。
2、膿毒癥和菌血癥
細菌感染伴隨著發(fā)熱、皮膚腫脹、破潰、膿性分泌物流出。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chouju3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