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多伴發(fā)便血、異物脫出、疼痛等癥狀,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把便血當作痔瘡引起的,自行購藥涂抹治療,甚至懶得上醫(yī)院。其實,便血不僅僅是痔瘡獨有的癥狀。便血即意味著消化道出血,可能來源于上消化道(口咽、食道、胃、十二指腸)出血和下消化道(小腸、大腸、直腸及肛門)出血。
所以,不應該認為大便出血就是患了痔瘡。應該全面考慮,盡早去肛腸專科診治,以防誤診、誤治、延診。譬如,因為腸癌和痔瘡都會發(fā)生便血,而且都是鮮血,有些患者往往會被慣性思維所誤導,下意識地當成痔瘡,沒有進行專業(yè)的檢查,喪失了治療的最佳機會。
01
都是便血,痔瘡、癌腫如何區(qū)分?
痔瘡的便血可發(fā)生于排便的全過程,但多數表現為大便后出血,血不與糞便相混合,多沾在糞便表面,色鮮紅(若出血較多,血液在腸腔內潴留,排出時亦可呈暗紅色,甚至伴血塊)。出血量少者,僅表現為大便帶血絲或手紙染血;量多者,可見滴血,或某部位噴射狀出血。
結、直腸癌若導致結腸下段或直腸癌糜爛壞死,可出現黏液膿血便、里急后重,大便有特殊腥臭味;如結腸遠端癌引起腸腔狹窄,還可出現頑固性便秘或大便形狀變細、變扁,病人同時可伴腹痛、腹部腫塊、貧血、消瘦、乏力等癥狀。
02
區(qū)分痔瘡和直腸癌,可以做哪些檢查?
鑒別痔瘡與直腸癌,主要靠專業(yè)醫(yī)生檢查,自己千萬不可自作主張。兩種簡單的檢查方式就能初步判斷:
1.直腸指檢:是一種用手指對肛門、直腸進行的無創(chuàng)傷檢查。直腸指檢能檢查7~8cm的直腸段,80%以上的直腸癌均可以在直腸指診時觸及,若指檢可疑還要進一步做腸鏡檢查。因此,在體檢時不要拒檢肛門指檢,建議有可疑癥狀患者應提早進行篩查。
2.腸鏡:腸鏡可以對整段大腸進行檢查,是發(fā)現腸息肉、癌癥的重要手段。

免責聲明: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chouju3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