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yī)學中,股骨頭壞死屬于“骨蝕”“骨痿”“骨痹”“髖骨痹”等范疇。雖說法不同,但究其病因都是由于股骨頭的血供受損或中斷,導致股骨頭結構改變形成的壞死及塌陷。
西醫(yī)治療股骨頭壞死往往對患者的傷害很大,特別是置換手術,一般是患者在萬不得已的情況才會采取的治療方法。所以患者在選擇西醫(yī)療法時一定要慎重的考慮到底適不適合自己。而中醫(yī)治療股骨頭壞死是很安全也很可靠的,效果也比較顯著,中藥治療比西藥治療更加的獨具優(yōu)勢。

中醫(yī)是如何治療股骨頭壞死的?
中醫(yī)治療股骨頭壞死,通常是通過用活血化瘀、疏經通絡等藥物,來促進血液流通,打通瘀堵問題,在這個基礎上再用藥促進骨頭重新長起來。
1.藥浴外治,不傷肝腎且吸收性好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外邪侵襲的保護作用外,還有分泌、吸收、滲透、排泄、感覺等多種功能。藥浴療法就是利用皮膚這一生理特性,起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其機理不外乎局部作用和整體作用兩個方面。局部作用是通過藥物直接作用于肌表,以及肌肉、關節(jié),改善皮膚、肌肉、關節(jié)的代謝,恢復其功能,直接針對病位、病因發(fā)揮治療作用;整體治療是通過藥物透皮吸收進入血液,通過調整全身陰陽氣血,調整臟腑功能。
現(xiàn)代研究表明 , 藥浴液中的藥物離子通過皮膚、粘膜的吸收、擴散、輻射等途徑進入體內 , 避免了肝臟首過效應 , 增加了病灶局部有效藥物的濃度 , 直接針對病因、病位發(fā)揮治療作用。同時濕熱刺激引起局部的血管擴張 , 促進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 , 使新陳代謝旺盛 , 局部組織營養(yǎng)和全身機能得以改善 , 從而使疾病向愈。

2.膏穴療法,透皮滲透刺激局部
膏穴療法,是以中醫(yī)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jù),把藥物通過特殊的炮制,然后通過不同的工藝制成膏體,再直接貼敷穴位,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無創(chuàng)痛穴位療法。
膏穴療法具有藥物經皮吸收及經絡穴位效應的雙重治療特點。成膏攜藥透膚入里,貼在選定的穴位上使藥物持續(xù)刺激穴位、疏通經絡、調節(jié)臟腑功能,達到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效果。

3.內服丸劑,一人一方,對癥下藥
中醫(yī)治病講究因人而異,一人一方,對癥下藥。
同是股骨頭壞死,但每位患者的病因、體質等都不同,因此治療時千人千方,不同體質的人用藥是不同的,同樣的藥用在不同人身上效果也大相徑庭。
配合中醫(yī)辨證理論,通過“補氣、補血、補腎、活血化瘀、活絡通脈”,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血管暢通,疼痛腫脹等癥狀減輕至消失,硬化骨代謝吸收,修復股骨頭軟骨,激活骨細胞,促進骨小梁再生,達到治療股骨頭壞死的目的。

一代宗師素樸中醫(yī)院通血生骨方治療股骨頭壞死,采用外用+口服三步走的療法,外用:膏穴療法、藥浴、熱灸,內服丸劑:
第一步外用:透皮滲透到股骨頭周圍壞死血管壁外膜,營養(yǎng)修復血管外壁彈性,激活骨細胞生長;口服:修復股骨頭壞死血管內膜彈性,軟化血管瘀堵,打通血脈供血。
第二步祛死骨,生骨髓,長新骨。
第三步長軟骨保護骨頭承重。
且素樸中醫(yī)院通血生骨方不以暫時止疼為目的,始終以股骨頭血管通養(yǎng)、屈伸靈活為己任。尤其適用于使用其他藥物不佳,久治不愈的患者!治療股骨頭壞死,不怕病情重,只怕用藥不對癥,耽誤治療,任其不良發(fā)展下去。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chouju3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