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泛指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多由先
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養(yǎng),或勞傷過度而耗損,或久病不復,或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減退,氣的生
化不足等所致。那么,氣虛有哪些分類?氣虛的人怎么調(diào)理?下面,和360常識網(wǎng)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
1、氣虛有哪些分類
2、氣虛的人怎么調(diào)理
3、氣虛的人不要吃什么

氣虛有哪些分類
1、心氣虛
心主血脈,藏神明。心氣虧虛,不能鼓動血脈,亦不能養(yǎng)神,故見心悸、氣短、多汗,勞則加重,神疲體倦,舌淡,脈虛無力。
2、陽(氣)虛
氣虛可見面色晄白,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乏力,甚則暈厥。陽虛除氣虛癥狀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脈沉緩或遲而無力,舌質(zhì)胖淡舌苔白。
3、脾氣虛
脾居中焦,主運化、司升清、統(tǒng)血行。脾氣虛弱,不能運化水谷精微,氣血生化乏源,癥見飲食減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體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黃,舌淡苔薄,脈弱。
4、肺氣虛
肺主氣,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調(diào)水道。肺氣虛,則其主宣降、司呼吸、調(diào)節(jié)水液代謝、抵御外邪的作用就會減弱,出現(xiàn)短氣自汗、聲音低怯、咳嗽氣喘、胸悶,易于感冒,甚至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癥。
5、腎氣虛
腎居腰府,藏精氣,司二陰開合。精氣充五臟而上榮于腦髓。腎氣虧虛,失于榮養(yǎng),見神疲乏力,眩暈健忘,腰膝酸軟乏力,小便頻數(shù)而清,白帶清稀,舌質(zhì)淡,脈弱。腎不納氣,則呼吸淺促,呼多吸少。

氣虛的人怎么調(diào)理
1、起居調(diào)理
氣虛者應注意保暖,防止外邪侵襲。日常起居,脾主四肢,故可微動四肢,以流通氣血,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氣虛質(zhì)。勞則氣耗,氣虛質(zhì)者尤當注意不可過于勞作,以免更傷正氣。
2、中醫(yī)調(diào)理
可以進行專業(yè)的中醫(yī)針灸調(diào)理,可取穴心俞、厥陰俞、膻中、內(nèi)關(guān)、足三里等,又或者是推拿按摩,可推拿心前區(qū)、內(nèi)關(guān)、膻中、三陰交、足三里等穴,都可起到顯著的補氣之用。
3、飲食調(diào)養(yǎng)
氣虛患者平時可以采用食療的方式來進行調(diào)理。這類人群平時適合多吃性平偏溫、健脾益氣的食物。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就有大米、小米、南瓜、胡蘿卜、牛肉等食物。需要注意的是,氣虛人群不要吃生冷苦寒、辛辣燥熱的東西。
4、運動調(diào)理
平常應注意多些參加鍛煉,增強體質(zhì)。在進行鍛煉的時候可以依據(jù)自身的體能來選擇鍛煉的方式和運動的項目。氣虛患者可以選擇一些傳統(tǒng)的健身方法,比如可以練習太極拳、太極劍、保健功等?梢跃毩暁夤Φ摹按怠弊止Γ兄棠I氣,強壯筋骨。
5、藥物調(diào)理
調(diào)理的時候可以選用一些有補氣功效的藥物,比如可以選擇人參、西洋參、黨參、太子參、茯苓、山藥、白術(shù)、黃芪、靈芝、大棗、五味子、灸甘草等。除了這些之外,還可以選擇一些同樣具有補氣作用的中成藥。但是要注意,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人參、西洋參、五味子這些藥材。
6、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如果存在氣虛的問題,患者最好能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樂觀的心態(tài)對病情有著一定的幫助。此外,氣虛的患者還需要做到勞逸結(jié)合,千萬不可以過于勞累。當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使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進行發(fā)泄。

氣虛的人不要吃什么
1、大蒜
味道辛辣,刺激性大,多吃可動火耗血。
2、檳榔
雖有消食之功,而氣虛者則應忌食,因為檳榔有破氣耗氣之弊。
3、佛手柑
雖有健胃理氣之功,但同時又有耗氣傷氣之弊。故氣虛之人,不宜服食。
4、山楂
俗稱山里紅、棠株。雖有開胃消食作用,但同時又有耗氣破氣之害。正氣不足、氣虛下餡之人,切忌多食。
5、胡椒
多吃久吃有動火耗氣之害。元代名醫(yī)朱丹溪指出:“胡椒,大傷脾胃肺氣,久則氣大傷,凡病氣疾人,益大其禍也!鼻濉S宮繡:“胡椒比之蜀椒,其熱更甚。況走氣動火,陰熱氣薄,最其所忌!庇纱丝梢姡瑹o論是脾氣虛還是肺氣虛,皆不宜食。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chouju3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