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正常了,二甲雙胍能不能停?
要想對這個問題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請先想象一下下面這個場景:
你正在VR游戲里打怪,不慎陷入重圍,獨木難支,突然神兵天降,幫你壓制住群怪,眼看就要反敗為勝,該隊友卻突然拍拍你肩膀說:“兄弟,接下來就全交給你了,哥們兒先撤了哈,看好你哦,加油!”說完咻—地一聲下線了,群怪呼啦一下重新把你圍上了,求此刻你的心理陰影面積……
沒錯,如果你的胰島細胞有感覺的話,TA們的感覺就跟你的感覺一樣,心里哇涼哇涼的。

為啥血糖正常了藥還不能停?
因為,血糖恢復(fù)正!偬悄虿≈斡。
與先天性胰島素分泌不足所導(dǎo)致的1型糖尿病不同,現(xiàn)在科學(xué)家普遍認同胰島素抵抗是導(dǎo)致2型糖尿病發(fā)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
還記得我們小學(xué)時候做的那道變態(tài)應(yīng)用題嗎?
應(yīng)用題:一個容積為XX的水池,進水管的速度是XX,出水管的速度是XX,問多長時間能把水池蓄滿?
現(xiàn)在我們的血糖就是這個池子,如果進水(葡萄糖攝入)和出水(葡萄糖輸出:消耗及儲存)的速度能夠保持一個平衡,那么這個池子里的水就會保持在一個不高不低的正常水平。
而胰島細胞就是那只負責(zé)根據(jù)水池水位高低來調(diào)節(jié)出水管速度的神奇小手手:血糖的水平高了,它就多分泌一點胰島素,把出水的速度調(diào)快一點;如果血糖水平低了,它就少分泌一點胰島素,把出水的速度調(diào)慢一點。
但如果本來應(yīng)該負責(zé)把葡萄糖消耗或儲存起來的外周組織(如:脂肪、肌肉、肝臟等)開始消極怠工(也就是所謂的胰島素抵抗),出水管可就堵了,苦命的胰島細胞只好加班加點多分泌一點胰島素,盡量把滯留在血液里的葡萄糖強行運出去,以免池子里的水漲過警戒線。
然而,一個勤勞的打工人是帶不動一群拖后腿的豬隊友滴!一旦胰島素水平升高無法抵消胰島素抵抗所帶來的消極作用,就會出現(xiàn)血糖水平升高,發(fā)展為2型糖尿病。
而最悲催的是,勤勤懇懇的胰島細胞最終會被這種hard模式拖垮,逐漸衰弱甚至衰竭,造成真正的胰島素分泌不足,導(dǎo)致糖尿病進一步惡化。
二甲雙胍主要通過四條路徑來降血糖,其中兩條是節(jié)源:減少肝糖輸出和抑制小腸內(nèi)葡萄糖吸收;另外兩條是開流: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激活A(yù)MPK(腺苷酸活化激酶)改善能量代謝。這樣進水龍頭擰緊了,出水龍頭開大了,池子里的水自然就變少了,血糖水平也就得到有效控制了。

研究顯示,單獨使用二甲雙胍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可使 HbA 1 c下降1.0%~2.0%(去除安慰劑效應(yīng)后)[1⁃4],在相似的基線HbA 1 c條件下,最佳有效劑量(2000 mg/d)的降糖療效優(yōu)于其他口服降糖藥[5]。
因此,二甲雙胍長期在國內(nèi)外的權(quán)威指南中被推薦為2型糖尿病的首選藥物和聯(lián)合治療方案中的基礎(chǔ)藥物。
可是,這樣能治愈糖尿病嗎?
很遺憾,不能。不僅是二甲雙胍不能,目前所有治療糖尿病的藥物都不能治愈糖尿病。因此,除了少數(shù)早期患者能通過強化生活方式治療暫時控制血糖外,其余絕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均需終身長期服藥來控制血糖水平穩(wěn)定和達標(biāo)。
如果您是出于“是藥三分毒”的觀念而不想長期吃二甲雙胍,那就大可不必擔(dān)心了。自從格華止(二甲雙胍原研藥)上市以來,二甲雙胍已經(jīng)在全球積累了長達60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可以說是被研究和認識得最透徹的降糖藥物了,其療效和安全性都稱得上是久經(jīng)考驗。
出品:《中國家庭醫(yī)生》雜志社有限公司
學(xué)術(shù)指導(dǎo):歷平 主任醫(yī)師 教授
內(nèi)容來源:公眾號“養(yǎng)生每日推送”(ID: FDHealth)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xué)會糖尿病學(xué)分會 . 中國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8, 10:4⁃66.
2. Garber AJ, Duncan TG, Goodman AM, et al. Efficacy of met⁃formin in type Ⅱ diabetes:results of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dose⁃response trial. Am J Med, 1997, 103:491⁃497.
3. DeFronzo RA, Goodman AM. Efficacy of metformin in patients with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The Multicenter Metformin Study Group. N Engl J Med, 1995, 333:541⁃549.
4. Ji L, Han P, Wang X, et al.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sitagliptin and metformin co⁃administered to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 Diabetes Inves⁃tig, 2016, 7:727⁃736.
5. Esposito K, Chiodini P, Bellastella G, et al. Proportion of patients at HbA 1 c target<7% with eight classes of antidiabetic drugs in type 2 diabetes:systematic review of 218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ith 78945 patients. Diabetes Obes Metab,2012, 14:228⁃233.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chouju3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