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國是胃癌高發(fā)國家,2018年新發(fā)病例45.6萬例、死亡病例39.0萬例,約占全球的44.1%和49.9%。但目前全國早期胃癌的診斷率仍然低于20%,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27.4%。
“主要原因在于我國尚未開展全國性的適齡人群胃癌篩查工作!比珖䥇f(xié)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yī)大學附屬長海醫(y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表示。

胃癌的預后與診治時機密切相關,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超過90%,而進展期胃癌則低于20%。由于胃癌早期往往缺乏癥狀,大多于例行檢查時發(fā)現,篩查成為發(fā)現早期胃癌的重要途徑。
我國胃癌目標篩查人群超過2億,超過80%的早期胃癌病例來自于40歲以上的社區(qū)無癥狀人群,開展社區(qū)人群胃癌篩查是提高早癌檢出率的必然途徑。
胃癌高危信號:有胃病的人,如果受寒了、吃壞了東西、沒按時吃飯、長期熬夜不運動、暴飲暴食撐著了、精神抑郁壓力大,都容易犯病。犯老胃病的時候,很少人會把那些個癥狀和胃癌聯(lián)系起來,但是,每年70萬被確診的胃癌新患者,正是因為這種僥幸命運大變。
以下情況出現時,需要做個胃鏡體檢一下不要拖了,對潛在胃癌患者來說,及時體檢真的能扭轉命運:

1、疼痛性質變了:老胃病胃潰瘍的胃疼特點就是有規(guī)律,疼痛一般會在飯后半小時或者飯前饑餓的時候出現。當普通老胃病開始癌變時,胃疼痛性質會發(fā)生變化,變得沒規(guī)律且持續(xù)時間越來越長,平時很管用的胃藥也開始不管用了。
2、突然不想吃飯并變瘦:如果近期身體沒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食欲卻突然莫名減退,不想吃飯吃不下飯,體重也跟著迅速下降的話,就要看看是不是身體哪里出現了問題,一定要做一做體檢。
3、拉出黑色大便:只有兩種情況會拉出黑色大便,一種是吃多了動物血制品、牛肉、豬肝、楊梅果醬、桑葚果醬等,還有一種就是消化道出血。一般來說,如果是胃癌造成的出血導致的黑便,胃癌很可能已經到了中晚期。
胃癌這樣防:要防胃癌,最好最直接最科學的方法就是定期體檢,尤其是定期做胃鏡,不管是大毛病還是小毛病,只需要不到半小時的胃鏡檢查,大大小小的問題都能被“揪”出來,以上胃癌高危人群和出現以上4個高危信號的人群,更需要做胃鏡!

除了做胃鏡,防胃癌還需要持久而全面的全身性的增強抵抗力的“操作”,就是:
· 早睡早起不熬夜;
· 多運動勤鍛煉;
· 三餐規(guī)律口味淡;
· 注重粗細搭配葷素搭配;
· 新鮮蔬菜水果要多吃。
這也是預防所有癌癥都適用的一些準則,如果能堅持做到,再加上定期全身體檢,身體一般不會出什么大問題。
胃部出現不適癥狀既然做插管胃鏡檢查很痛苦,為什么不選擇磁控膠囊胃鏡檢查呢?
受檢者只要用水吞服,一顆膠囊機器人10—15分鐘即可完成胃部檢查,更為重要的是檢查全程無痛、無交叉感染受檢者體驗非常舒適,朋友們,難道它不香嗎?

可能部分朋友對于磁控膠囊胃鏡不是特別的了解。今天就認真詳細地介紹一下磁控膠囊式內窺鏡系統(tǒng):
一、無痛無麻醉,10-15分鐘完成檢查
這顆神奇的膠囊機器人,采用等水密度原理設計而成,重量僅為2.7g。受檢者只需喝一口水,吞服膠囊機器人后,醫(yī)生將通過遠程磁控系統(tǒng)為患者進行系統(tǒng)化的胃鏡檢查。
10—15分鐘即可完成賁門、胃底、胃體、胃角、胃竇、幽門等解剖部位觀察,讓胃部檢查更高效。更為重要的是,檢查全程無痛、無創(chuàng)、無麻醉,避免了傳統(tǒng)插管胃鏡帶來的生理痛苦。

二、高清圖像,精確診斷
膠囊機器人的專利三鏡片鏡頭,可深入觀察0.04毫米微小單位,每秒可拍高達4張高清醫(yī)學照片。
醫(yī)生通過智能閱片系統(tǒng),可自動對海量圖像識別過濾,智能篩選,能有效提升醫(yī)生檢查及閱片效率。
任何細微的胃部病變,如胃潰瘍、胃出血、息肉等都無所遁形,盡在大圣磁控膠囊式內窺鏡系統(tǒng)的掌握之中。

三、支持雙體位檢查,無交叉感染
磁控膠囊胃鏡系統(tǒng),采用自主磁控技術,可同時支持站臥雙體位檢查,適用于不同應用場景,均可完整觀察胃部情況。
另外,膠囊機器人內置天線,受檢者無需穿戴馬甲即可進行檢查,可避免傳統(tǒng)插管胃鏡所帶來的交叉感染問題。
尤其是當前疫情還未完全結束的特殊期間,大圣磁控膠囊式內窺鏡系統(tǒng)使得胃部檢查更加安全衛(wèi)生。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chouju3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