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整體人群感染幽門螺桿菌比例近50%!據(jù)統(tǒng)計,中國整體人群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比例將近50%。"日常生活中,大家常有在外聚餐的飲食習慣,導致幽門螺桿菌感染率比較高。這種細菌幾乎百分之百是吃進去的,因為人們聚餐形式多,導致交叉感染。"專家表示。
幽門螺桿菌主要存在于胃里面,但可以通過唾液傳播。通常情況下,只有密切用餐接觸,才會導致感染概率增高。如果同事之間長時間一起吃飯,沒有分餐,其中一人感染該細菌,其他人感染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如果丈夫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那么妻子感染細菌的幾率就比別人高得多,甚至家里其他人也可能感染。除了吃飯,家人的密切接觸也會導致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幾率比較大。"
幽門螺桿菌超標會有以下3個信號:
消化能力變差
這是典型的癥狀之一,幽門螺桿菌會破壞胃黏膜,影響胃的蠕動力,消化不良,變差的人要注意。
口腔中臭味變大
這是最好判斷的癥狀,如果刷牙,吃口香糖等辦法都沒祛除口中的異味,就要考慮是不是幽門螺桿菌在興風作浪。
胃部有灼燒感
感染幽門螺桿菌,影響胃部正常分泌系統(tǒng),分泌過多的時候,會覺得胃燒的難受。
談到幽門螺桿菌就“色變”:
看看專家怎么說
很多人之所以談起幽門螺桿菌"色變",是因為其是胃癌的致病因子之一。幽門螺桿菌相關(guān)性胃病包括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性潰瘍、黏膜相關(guān)淋巴組織淋巴瘤等。
對此,專家表示,科學實驗已經(jīng)證實,幽門螺桿菌會導致胃癌。"雖然被證實,但是并不是感染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患胃癌。"他解釋,如果感染幽門螺桿菌,最開始可能演變?yōu)槁詼\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
在此基礎上,個別人會出現(xiàn)胃黏膜異型增生,可能會發(fā)展成胃癌,但是這種可能還是比較低的。盡管比較低,但一旦變成胃癌,結(jié)局很可怕,所以還是需要根除幽門螺桿菌,這樣就能掐斷由幽門螺桿菌導致胃癌的可能。
身體患有哪些情況必須根除呢?第一,如果在生活中有反復的胃炎,經(jīng)常不舒服,還患有幽門螺桿菌,這種時候就必須根除;第二,如果有消化性潰瘍,應該根除該細菌;第三,如果有胃黏膜相關(guān)性淋巴組織淋巴瘤,要根除。
如果沒有任何癥狀,但是在體檢之中發(fā)現(xiàn)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可以做個胃鏡檢查,根據(jù)檢查結(jié)果再做決定。專家認為,只要發(fā)現(xiàn)感染幽門螺桿菌,最好還是根除,因為其自發(fā)性清除是不可能的。
碳14檢查方式也很簡單,吹口氣就能完成。這種檢測無痛苦、靈敏度高、檢出率和符合率高,是近年來很受歡迎的一種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最好使用公筷,形成分餐制。
一定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吃飯之前一定要洗手
對于14歲以下孩子來說,他們的免疫系統(tǒng)還不夠完善,可能會反復感染,若使用太多抗生素對身體并不好。14歲之后,如果發(fā)現(xiàn)感染幽門螺桿菌,只要在20歲之前根除,就能減小因幽門螺桿菌引發(fā)胃癌的風險。
洛陽東大肛腸醫(yī)院溫馨提示:胃腸、肛腸疾病久拖不醫(yī),易引起多種并發(fā)癥,一定要引起重視,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健康飲食。一旦有癥狀存在,務必定期進行胃腸、肛腸疾病篩查,早預防、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預覽草稿 預覽草稿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chouju3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