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補充水分是很重要的事情,只有多喝水對身體健康才會有更多的好處。但喝水也會有一定的講究,只有掌握正確的喝水技巧,才能發(fā)揮出更為理想的效果,那么什么時候喝水能達到不錯的效果呢?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wǎng)一起了解相關(guān)知識吧!
本文目錄
1、什么時候喝水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2、過量喝水對身體會造成哪些危害
3、喝水要掌握哪些小常識

什么時候喝水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1、清晨和出門前
每天清晨起床后,喝上一杯水,讓體內(nèi)毒素快速被緩沖掉,不但能整理腸胃的一些物質(zhì),還能幫助防止便秘。在出門時也要記得喝上一杯水,因為出門相當于身體在運動了,那么隨著汗水的揮發(fā),就更需要水分來補充。
2、飯后半小時
飯后不要立刻喝水,否則會沖淡、稀釋唾液和胃液,使蛋白酶的活性減弱,影響消化吸收。建議一般人飯后半小時飲水,200毫升左右。喝時要小口小口地喝,否則頻繁、大量飲水容易燒心。容易燒心的人宜在飯后2—3小時,每間隔20—30分鐘喝3—4小口。
3、晚上睡前
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否則頻繁起夜會影響睡眠,但也不能不喝水,應(yīng)該抿兩口再睡覺。因為當人熟睡時,體內(nèi)水分丟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血液黏稠度變高。臨睡前適當喝點水,可以緩解該現(xiàn)象,從而降低發(fā)生腦血栓的風險。此外,老年人睡前最好在床邊常備一杯水,感覺口渴需馬上喝幾口。

過量喝水對身體會造成哪些危害
1、喝水過量會導致水中毒
人體的腎臟最大持續(xù)速率為每分鐘利尿16毫升。如果我們喝的水總量超過了正常標準或者飲酒超過這個正常的標準,飲用水太多的話就會導致細胞過度膨脹,導致低鈉血癥。臨床癥狀會出現(xiàn)頭暈、嘔吐、虛弱、心跳等癥狀。中毒的癥狀是頭暈、嘔吐、乏力和心跳。一般來說,比較嚴重的癥狀就是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2、過量喝水會增加腎臟負擔
眾所周知,我們通過尿液排出體內(nèi)的毒素,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所有的尿液都被腎臟過濾了。因此,如果我們喝太多的水,這意味著腎臟過濾過量的水,它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我們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當我們口渴時,我們就會去喝水。喝完一瓶水后,雖然暫時解渴了,但是去廁所小便的次數(shù)也增多了。因此,喝水也必須掌握一定的量,不能喝得太快,所以應(yīng)該像喝茶水一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補充身體所需要的水分。

喝水要掌握哪些小常識
1、不能喝冷水,不然會傷害到陽氣
若是經(jīng)常喝冷水的話會直接傷害到脾胃的陽氣,引起胃腸道不適,有一部分人群會通過喝冷飲的方式來解渴,長時間下去會形成虛寒的體質(zhì),導致患者出現(xiàn)身體怕冷以及手腳冰涼的癥狀。另外喝涼水也會導致腸胃炎以及長易激綜合征,尤其是一次性喝大量的冷飲會導致胃腸道受到刺激,毛細血管處于收縮狀態(tài),從而引起胃部脹痛、胃痛以及腹痛腹瀉。
應(yīng)該多喝一些溫熱水,不僅能夠為身體提供熱量,同時也可以提高身體里面消化酶的活性,促進了胃腸道蠕動,幫助食物的消化及吸收。中醫(yī)認為喝溫水能夠提高身體的陽氣,同時也可以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加快血液循環(huán)的速度以及新陳代謝。不僅僅要多喝熱水同時要多吃一些溫熱的食物,這樣才能夠散去身體里面的寒氣,適合于虛寒的人群。
2、喝熱水并不能包治百病
對于平和體質(zhì)以及虛寒體質(zhì)人群來說,多喝一些熱水有利于身體健康,但是小便發(fā)熱、口干舌燥、眼睛發(fā)紅以及小便發(fā)黃的人群來說,應(yīng)該選擇稍微低溫度的水控制在25℃即可。
3、多喝熱水并不等于喝滾燙的開水
我們所說的熱水并不代表著越熱越好,喝水時需要經(jīng)過口腔、食管以及胃部,我們的食道粘膜及口腔黏膜非常嬌嫩,只能承受60℃的溫度,喝太燙的水會直接燙傷粘膜,食管粘膜反復(fù)受到高溫刺激就會引起慢性炎癥以及損傷。喝水時溫度要控制在35℃到40℃,因為此溫度和身體里面的內(nèi)環(huán)境溫度相接近,能夠讓我們的胃腸道變得更加舒適。
在日常生活中喝水的時候要控制好溫度,一般都是控制在35到40度左右,切記水溫不能太高了。如果喝的水溫度有些高,不管對口腔黏膜或者胃黏膜都會造成一定的損傷,甚至還可能會誘發(fā)癌癥。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chouju30.cn/